新开私服

          淝水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2020-09-10 09:57:00 王仲荦法显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進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 。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 。 公元357年,苻坚称大秦天王, 灭前燕、前凉代国,最终统一北方 。在南方,  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 。东晋占有今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这样,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

          image.png

            公元383年五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 决意攻取晋 。八月,苻坚率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余骑;前后千里,旌鼓相望,直逼东晋 。苻坚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断流”,何愁东晋不灭?晋武帝则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坚决抵抗 。他派将军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沿淮河西進,以拒秦军;又派将军胡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 。同年十日十八日,秦军前锋攻占寿阳 。彬所部水军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寿县西北二十五里) 。秦军为了阻挡晋军主力西進, 又派兵五万進至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 。彬因困守硖石,粮食用 。处境十分艰难,写信要求谢石增援 。不料胡彬的信被秦军進获 。 苻坚认为晋军兵力很少,粮食十分困难,应该抓紧進攻, 遂把主力留在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境),带了八千骑兵赶到寿阳 。

          image.png

            苻坚先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劝降 。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 。 朱序到晋军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透露了秦军情况,并且建议说, 如果秦兵百万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抗,现在应趁它还没有到齐,迅速出击,打击它的前锋, 大军就会溃散 。晋军将领谢石、谢玄听从了朱序的建议, 于十一月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進攻洛涧 。刘牢之分兵一部到秦军侧后,断敌退路,亲自率兵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 。秦军抵挡不住 。主将梁成战死,五万秦兵大溃,抢渡淮水,淹死一万五千余人 。洛涧的胜利,鼓舞了晋军的土气 。晋军乘胜追击,一举推至淝水东岸,与秦兵隔河对峙 。苻坚登上寿阳城头, 望见东晋军队布阵严整,心中暗暗吃惊 。又见淝水东面八公山上草木摇,以为都是埋伏的晋兵, 不由连连感叹:“此亦劲敌涧谓弱也” 。

            洛涧失利后,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阻止晋军反攻 。晋军将领谢玄派人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如果你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 两军一决胜负!秦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让晋军渡河,但符坚却说: 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晋军兵马渡河至一半时突然袭击,再用铁骑数十万攻击, 一定可以取胜 。于是苻融指挥秦军后撤 。秦军本来内部不稳,这一撤,秦军以为前锋被打败了,顿时大乱,一溃千里,不可遏止 。晋军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展开猛烈攻击 。符坚中流箭,临阵斩苻融 。晋军乘势迫击,秦军人马相踏,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 。 其他军众弃甲, 昼夜溃退,听到风声鹤唳, 以为是东晋追兵,草行露宿, 饥寒交迫, 死去十分之七八 。及至洛阳,只剩下10余万人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