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开私服

          皇帝故事:汉宣帝刘询,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 。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 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 “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 。那么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询的历史故事 。

            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 。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皇帝 。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 。这个原本与皇位绝缘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说他是“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  还有人根据刘病已的事迹编写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乌龙闯情关》 。刘病已是怎么做到的?经历了什么样的传奇?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公元前92年、汉武帝末年的长安城说起 。

            那一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丙吉迎来了自己政治命运的重大转机 。 丙吉自幼学习律令,曾经担任过鲁国的狱吏, 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监(廷尉的高级助手,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官) 。遗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职,仅仅需要政绩是不够的 。丙吉显然不适应中央的复杂关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连,罢官出京,到外地去担任州从事(封疆大吏的高级助手) 。 

            现在丙吉毫无征兆地接到调令回长安任职,尽管满怀疑惑,但也赶紧收拾行囊回京 。

          image.png

            这一年,长安城内发生了“巫蛊之祸” 。这场大祸发生在年老的汉武帝和并不年轻的卫太子刘据之间 。 刘据因受敌对势力和佞臣们的诬陷,为父皇汉武帝所疑 。他惧祸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 。 其母、  武帝皇后卫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杀 。 何涞墼谑⑴之下, 丧失了清晰的判断力,严令深究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 。卫太子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臣民受到株连 。许多京官被削籍为民 。因“巫蛊之祸”案情复杂, 涉案人员极多,加上许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连,因此朝廷从地方抽调办案人手 。丙吉因为担任过廷尉右监,与本案没有牵涉,因此被调回长安参与案件审理 。

            在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之中, 所谓的案件“审理”完全是一句空话 。一切都已经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贯彻上意、完成程序、 惩罚犯人 。具体到丙吉的任务,则是主管长安的监狱 。

            长安的天牢中有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因为受“巫蛊之祸”的株连被关入大牢 。他就是卫太子的孙儿,汉武帝的曾孙 。卫太子刘据纳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孙刘进 。皇孙刘进纳王夫人,生下了这个婴儿,称为皇曾孙 。小婴儿刚出生就遭到“巫蛊事”,太子、 良娣、皇孙、王夫人等亲人都遇害身亡 。小婴儿尚在襁褓之中,政敌们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就将他关在大牢中等待命运的审判 。

            尽职的丙吉在检查监狱时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 。当时的婴儿经过长期的啼哭,又长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 。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两个刚生育还有奶水、人又忠厚谨慎的女犯人(一个是淮阳人赵征卿,一个是渭城人胡组)轮流喂养这个婴儿 。丙吉还给小婴儿找了一间通风、 干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适中、 物品齐全的条件 。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禄,就先换来米肉供给牢房中的小皇曾孙 。他坚持每天检查婴儿的生长情况,不准任何人惊扰孩子 。有时候,丙吉实在太忙或者生病了, 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孙,看看被褥是否燥湿、饮食是否得当 。然而监狱中的条件毕竟恶劣,刚出生的皇曾孙经常得 。 甚至数次病危,丙吉都及时地命令狱医诊断,按时给孩子服药,才使孩子转危为安。丙吉的俸禄原本就不宽裕,现在又要照顾一个体弱的婴儿和两位奶妈, 但他总是先想着婴儿,精心照料 。 如果没有丙吉无微不至的照顾, 小皇曾孙早就死在狱中了 。两位犯罪在监的奶妈也将小皇曾孙视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 。就这样,可怜的孩子在狱中竟然奇迹般地成长了起来 。

            当丙吉在监狱中细心照顾尚是犯人的皇曾孙的时候,监狱外的“巫蛊之祸”还在继续,连年不绝 。 小皇曾孙已5岁了, 还没有离开过监狱的高墙 。丙吉觉得将孩子终身养在监狱中终究不是办法,就试探着请高官贵族收养这个孩子,给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 。当时的高官显贵们一知道孩子的来历, 都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收养 。 没有办法的丙吉只好继续照顾着小皇曾孙 。 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着体弱多病的小皇曾孙,替他起名为“病已” 。意即孩子的病已经全好了,以后再也不会得病了 。 这个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刘病已” 。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重 。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 。有人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指示看风水的上书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 。多疑的汉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说,关押在长安监狱中的犯人, 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之 。老皇帝希望通过这样决绝的做法来扫除一切对自己权力的威胁 。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到丙吉主管的监狱,要执行皇帝的旨意 。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 。他隔着墙壁高喊:“皇曾孙在这里 。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亲生的曾孙子啊!”

            双方僵持到天明,郭穰还是进不去监狱 。他只好返回宫中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抗旨 。 何涞凼艿秸獯未煺酆螅 反而头脑清醒了许多,叹气说: “这也许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警示我吧!”

            汉武帝没有追究丙吉的罪过,也没有继续下达杀犯人的圣旨,相反却宣布大赦天下 。 说来也奇怪,不久汉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

            丙吉主管的监狱一下子就空了 。刘病已的两位奶妈分别回淮阳和渭城去了 。刘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个自由的普通百姓,真正算是虎口脱险了 。丙吉忙张罗着给刘病已找一个去处 。他终于打听到刘病已的父亲史皇孙刘进的舅舅史家 。史家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卫太子刘据,就是史良娣。 当时史家还有刘病已的舅曾祖母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长安近郊的杜县 。 丙吉便把刘病已送到杜县史家 。史恭见到这个外甥的儿子,史老太太见到这个曾外孙,惊喜交加,接过了抚养大任 。老太太对刘病已异常疼爱, 不顾年老体衰亲自照料他的生活 。只有5岁的刘病已当时还没有记忆,在新的、舒适的环境中,对之前的监狱生活逐渐淡忘了 。他对长安监狱中的高墙、两位慈祥的奶妈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来越模  。史家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 为了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环境,也刻意不提长安的监狱 。丙吉回到长安, 继续去做他的官,绝口不提刘病已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为过去式 。

            晚年的汉武帝最终知道了“巫蛊之祸”的真相,明白了儿子刘据的苦衷与冤情 。他悔恨不已, 下诏罪己,开始为案件平反 。刘病已的命运开始改变 。

            临终前, 汉武帝依然对亲自害死儿子耿耿于怀 。他想到刘据这一脉中还保留着一个独子——刘病已,于是下诏令宗正(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员)将他的名字重新载入皇室的牒谱,正式恢复了刘病已的皇室成员身份 。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身份是个人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 。对于皇室政治来说,血缘尤其重要 。它通常是一个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 对于刘病已来说,在恢复皇室身份之前,尽管他是前太子的孙子,但作为被排除在皇室队伍外的人,他是毫无政治前途可言的 。 相反,他可能成为政治祸害的来源,因此达官贵人们都不愿意收养刘病已 。可怜的孩子只能住在舅祖父家里 。 现在,刘病已恢复了皇室身份,不仅上升为贵族阶层,而且具备了进入政治核心的可能性 。 更值得留意的是,刘病已的血脉出于汉武帝嫡长子刘据,而且是刘据这一脉唯一的后人 。尽管他还没有封爵,但政治前途无量 。

            按照制度, 未成年的皇室成员由掖庭令看管抚养 。刘病已也从杜县舅祖父家被接到了长安来接受抚养教育 。巧的是,当时的掖庭令张贺年轻的时候是刘据的家臣 。刘据生前对张贺非常 茫张贺也始终念着前太子的恩德 。现在,他很自然地将这种感情转移到了对前太子的孙子的身上,对刘病已的抚养教育格外上心 。

            张贺不仅在职权范围内处处优待刘病已,而且自己资助刘病已读书游学 。刘病已慢慢长大后,张贺还为他迎娶了暴室的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 。依靠妻子许家、张贺和舅祖父史家的关心和资助,刘病已接受了系统的教育 。他向东海澓中翁学习《诗经》,喜欢读书,也非常用功,闻名一时 。同时,刘病已也喜欢游侠, 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这是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爱好,但刘病已没有沉溺其中, 相反却利用游玩的机会,观察风土人情,深知人民疾苦,接触到了真实的社会 。刘病已虽然在长安居住受教育,但还是经常回杜县史家居住 。他终身都非常喜欢杜县一带的山水,“尤乐杜、鄠之间,率常在下杜 。”史恭的儿子刘病已的表叔史高、史曾、史玄都和刘病已在一起玩耍长大 。史称他“具知闾里奸邪, 吏治得失 。 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 。年轻的刘病已在关中一带游历学习,小有名气 。 

            成年后,刘病已居住在长安的尚冠里 。他继续交结官民,名声越来越大 。

            与刘病已分开后,丙吉转任了车骑将军军市令,后来升迁为大将军霍光的长史 。霍光很器重他, 又将他升迁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我们后人不知道共同居住在长安的刘病已、丙吉二人是不是经常遇到 。我们知道的是,丙吉对刘病已恭敬如常,绝口不提当年之事 。刘病已竟然不知道丙吉就是当年那个抚养自己的狱官 。

            在刘病已18岁的时候,丙吉又给了他一个大恩 。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武帝的儿子、年轻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没有留下子嗣 。 大将军霍光奏请皇后征昌邑王刘贺为新皇帝 。七月,刘贺即位后,荒淫无道。霍光以刘贺淫乱多罪而废黜了他 。于是,中国大地出现了短暂的没有皇帝、又缺乏继承人选的情况 。

            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大臣多次讨论继承人 。 都难以决定 。新的皇帝首先要从汉武帝的子孙中挑 。而且辈分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刘弗陵没有子嗣,刘贺已经被实践排除了;汉武帝的儿子中在世的还有广陵王,但是广陵王无能无德,汉武帝生前就将他排除在皇位继承人选之外了,现在自然也不能再去迎立他这一支的人选;燕王一系也出自汉武帝亲子,但是燕王刘旦谋反自杀,属于大逆不道,他的子孙自然也丧失了继承资格 。 

            现在剩下的就只有同是汉武帝儿子、并曾经是太子的卫太子刘据这一系的人选了 。

            在这一系人选中,只有刚满18岁的刘病已一人而已 。

            丙吉及时抓住机会,向霍光进言说:“将军您受孝武皇帝襁褓之托, 任天下之寄 。不幸孝昭皇帝早崩无嗣, 之后所立非其人, 复以大义废之, 天下莫不服从 。 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一举 。我看现在大臣们所讨论的人选际窃谖坏闹詈钭谑遥忽视了那些还没有爵位,尚在民间的皇室子孙 。将军,您是否记得,武帝临终前的遗诏中提到将皇曾孙刘病已认祖归宗,由掖庭抚养 。这个刘病已就是前太子刘据的孙子 。我在他幼少的时候见过他, 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 。 刘病已通经术,有美材,举止有度,名声在外 。希望大将军先让刘病已入侍皇宫,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那么天下幸甚!”

            霍光觉得丙吉的建议非常有道理, 觉得刘病已不论从血统还是才干上都适合做皇帝,就下定了尊立皇曾孙刘病已为皇帝的决心 。

          image.png

            统揽大权的霍光点头后,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 于是霍光和众大臣上奏皇太后说:“按照礼法, 大宗无嗣,可以择旁支子孙中的贤者为嗣 。孝武皇帝曾孙刘病已, 由掖庭抚养长大,至今已经十八岁 。他师受《诗》、《论语》、 《孝经》,操行节俭, 慈仁爱人,可以继嗣孝昭皇帝之后,奉承祖宗,为天子 。”皇太后同意 。

            皇宫随即派使节到尚冠里的刘病已家里, 伺候刘病已洗沐更衣 。太仆以軨猎车载着刘病已, 先到宗正府中 。 随即,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拜见皇太后,被封为阳武侯 。之后是群臣奉上玺、 绶,恭迎刘病已即皇帝位 。刘病已于是拜谒高庙,向列祖列宗宣布登基称帝的消息 。 刘病已就是汉宣帝 。 他即位后,对张贺、史恭等人知恩图报,加官晋爵, 甚至连子孙都大加封赏 。对于丙吉,汉宣帝认为他有拥立的功劳,依惯例晋封为“关内侯”(关内侯不是正规确切的侯爵,而只是表明受封者的侯爵资格) 。

            刘病已并不知道丙吉在幕后对自己的两次大恩 。在他心目中,张贺、史恭等人的功劳要比丙吉更大 。朝廷中的官员也都不知道丙吉与新皇帝的关系 。丙吉为人敦厚,依然对过去的事只字不提 。 在争功夺利早已是常态的政坛上, 丙吉的品德显得格外地高贵,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笔 。

            过了许多年后,刘病已排除权臣亲政 。一个名叫则的老宫婢离开皇宫后,生活困难, 于是就让别人替自己向当时的掖庭令上书请功 。则在上书中说自己曾经有保护养育皇帝的功劳,是自己在艰难困苦中抚育了当今的皇上,要求朝廷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有关部门对这样的上书不敢怠慢,呈送给汉宣帝御览 。


            刘病已看到上书,脑海中许多模的印象逐渐汇集起来 。他隐约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似乎还有许多故事被遗忘了,自己的童年不应该只局限在5岁之后 。但是刘病已已经回忆不起确切的情形了 。 闷妗感恩的情绪促使刘病已下令掖庭令亲自去询问宫婢则详情 。

            宫婢则陈述了自己对皇帝的养育之恩,并说所有的事情当年的监狱官、现任御史大夫丙吉都可以证明 。掖庭令就把宫婢则带到丙吉的府中,与丙吉当面确认详情 。年老的丙吉认出了这个老宫婢 。他说自己的确见过则,但是她根本不是皇帝当年的奶妈 。 

            丙吉指着宫婢则,这才将当年长安牢狱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述说出来 。 宫婢则当年是在牢狱之中,丙吉也曾经让她照顾小皇曾孙 。但是则并不尽心喂养,有的时候还责打刘病已 。丙吉说:“只有淮阳人郭征卿、渭城人胡组才算是皇上的奶妈 。 ”丙吉把自己和两个奶妈当年在狱中共同抚育刘病已的艰难、害怕和无奈动情地告诉了掖庭令 。

            刘病已听到后, 既震惊又感动 。他脑海中有关童年的点点滴滴全都串联了起来,一幕幕感人的景象逐一再现 。丙吉有旧恩却不言功,甘于幕后,令皇帝感叹不已 。

            刘病已迅速做出决定,下诏免则为庶人,但念其在自己年幼的时候有过喂养举动,赐钱十万给她养老;下诏地方寻找胡组、郭征卿两位奶妈 。地方官回报说这两个人已经死了 。刘病已再下诏寻找两人的子孙, 找到后厚加赏赐 。在这里,历史显得多么的有情有义 。、郭两位当年的囚犯,忠厚善心, 虽然一生备受磨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报答 。

            杂诒吉这位救命恩人和道德君子,刘病已专门下诏给丞相说:“朕幼年卑微之时,御史大夫丙吉对朕有旧恩,功德无量 。《诗》曰:‘亡德不报’ 。 朕要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使节去丙家授封时, 丙吉已经病重,不能起床下地 。 刘病已就让人把封印纽佩带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 。丙吉因为自己的善举、谦让和高尚的道德, 不仅获得了皇帝的尊崇,也赢得了朝野的敬佩 。 

            丙吉死后, 朝廷追谥他为“定侯” 。

            长安人伍尊年轻的时候是监狱的小吏,看到了丙吉抚养刘病已的一幕 。刘病已即位后,伍尊劝丙吉向皇帝上书请功,被丙吉谢绝 。罄矗刘病已的儿子汉元帝刘奭在位时, 伍尊上书说:“先帝(刘病已)在时,臣曾上书向朝廷陈述我看到的一切 。结果上书经过丙吉手中,丙吉谦让,删去了臣的言辞,都将功劳归于胡组、郭征卿 。 ”汉元帝时期,朝野依然对丙吉的高尚行为大为称赞 。

            整个西汉王朝都非常尊崇丙家 。丙吉的博阳侯是世袭的, 丙吉的儿子丙显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丙显行为失措,曾经犯下大罪 。朝廷看在丙吉的功劳上,对丙显的罪行免于追究 。 丙家子孙都世代继承侯位,直到王莽篡汉时才绝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