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古传奇私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 蜀汉、 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 那么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隆中对》失败原因的详细介绍, 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向他献上了《隆中对》 。由于这个战略计划与刘备的一些设想不谋而合,所以被刘备大加赞赏,《隆中对》也因此成为了刘备集团的战略发展方案 。但是,《隆中对》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 。那么,究竟是《隆中对》出现了什么问题,造成了如此的结果呢?

        image.png

          一、诸葛亮的《 隆中对》与刘备的设想 。

          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他陈述的《隆中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 。诸葛亮把曹操、孙权作为主要的割据势力, 经曹操定为刘备的死敌,同时将孙权定为刘备未来的盟友 。

          第二个部分则是为刘备集团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夺取荆州,接下来再以荆州为跳板,夺取益州 。在得到荆州和益州为根据地后,分别建立两个北伐的基地 。在经过战略休整后,修好孙权,  待时机成熟后,兵分两路进行北伐 。 

          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进军关中,而另外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宛洛 。这样,东汉的两大都城长安、 洛阳就会落入刘备集团的手中 。 随后天下可定, 以刘备为首脑的汉室江山会重新建立起来 。 

          因为《隆中对》中的很多观点与刘备的相同,因此这个计划得到了刘备的赞同 。刘备对于孙权的态度不明朗,也没有接触过 。但是刘备一直把曹操放在敌对的位置上 。对于曹操、孙权的定位,刘备还是认同的 。

          接下来的夺取天下的方案,则让刘备醍醐灌顶 。 刘备当时在荆州寄人篱下,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 。他表面上对刘表十分亲善, 但是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各怀鬼胎 。刘备一直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企图将荆州一举吞下 。

          只是在夺取荆州之后的行动方向上, 刘备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 因此在诸葛亮为他指出先跨有荆益, 再两路北伐的设想后,让刘备看到了光明的前途 。因此刘备才会对《隆中对》十分赞赏,并且把它当成自己的战略方案予以实施 。 

        image.png

          但是,《隆中对》最终没有能够成功 。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遭到了孙权的夹击 。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由于荆州的失守, 使得《隆中对》的方案遭到了破产 。那么, 《隆中对》中究竟有什么固有的缺陷,造成了失败的结局?

           、《 隆中对》中致命的弱点 。

          有人把《隆中对》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孙权背盟上 。正是因为孙权破坏盟约,趁着关羽进攻襄樊,后方空虚之机,袭取荆州,擒杀了关羽 。这直接导致了《隆中对》的设想遭到破产,让刘备、 诸葛亮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 

          这种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是因为刘备和孙权的战略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的 。 《隆中对》中计划要对曹魏发动两路北伐,其中向宛洛进攻的大军就是以荆州作为出发地 。 因此,刘备必须要保有荆州作为自己的北伐基地 。

          孙权也有自己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 北向争夺天下 。 为此,孙权必须要控制位居上游的荆州 。尤其是当刘备的实力越来越发展壮大,孙权为了自己的战略安全,更是要控制对自己威胁重大的荆州 。

          由于双方的战略方针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双方必将发生冲突 。诸葛亮虽然在《 隆中对》里把结好孙权作为一个主要因素,可是这一点是无法达成的 。最后为了夺回荆州, 孙权不惜撕毁盟约, 袭击关羽,这也导致了《隆中对》的破产 。可以说,对孙权策略的失败预判,是《隆中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不过,我们如果对《隆中对》进行分析, 就会发现《隆中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刘备集团的实力不足造成的 。刘备集团即便是跨有荆益之后,依然不是曹魏的对手, 更不要说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孙权在一旁窥伺呢 。

          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隆中对》,就会发现《 隆中对》的实质,就是不断地扩张实力,用现有的实力去夺取更大的实力 。 刘备寄居在荆州,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吞并荆州 。刘备在当时只有一两万人马,却要去夺取拥有十几万大军的荆州,任务不可谓不重 。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连占带借得到了荆州的五郡地盘 。刘备利用这五个郡的资源,迅速扩大军队,又开始了夺取益州的战役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由于实力不足, 刘备在雒城就和刘璋的军队激战了一年之久 。最后,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领荆州的军队入川,才夺取了益州 。 

        image.png

          在夺取益州后,刘备又发动了汉中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益州进行了全面的动员 。当时的人力、物力的损耗,连诸葛亮都犹豫不决 。 在益州男人作战,女人运输的情况下,刘备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 。不过曹操撤军时大举迁民,使得刘备只得到了一片空地 。

          我们看刘备执行的《隆中对》,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战略 。每得到一块地盘, 就把这块地盘的战争潜力榨取一空 。 然后再把得到的实力投入到下一场战争中去,然后再周而复始 。这样做就如同赌博一样,每一次都是孤注一掷,如果赢了就可以继续赌下去,如果输了就满盘皆输 。

          《 隆中对》的计划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这是因为刘备起步太晚, 迟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 。这使得刘备的实力太弱, 不得不拼死一搏 。 可是即便如此,拥有益州、汉中、半个荆州的刘备,依然没有实施两路北伐的实力 。在最后的一搏中, 关羽的荆州被孙权夺 。使得这场牟┳钪帐О 。

          以一个半州的实力,来击败拥有十个半州实力的敌人,而且还要两路分兵,这在后人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 。正是由于实力不足,才使得关羽在取得水淹七军的大捷后,无力扩张战果 。 也正是由于实力不足,才使得孙权胆敢公然撕毁盟约,去袭取荆州 。因此, 拥有的实力不足以完成担负的战略任务,才是《 隆中对》最致命的弱点 。

          结语: 

          《隆中对》是刘备集团的战略发展方案,刘备以它为指导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但是这个方案有着致命的弱点,使得刘备最后功败垂成。这个方案的致命弱点就是刘备拥有的实力,不足以承担规定的战略任务 。这主要是刘备集团先天不足的弱点造成的 。

          为了弥补这个弱点,刘备集团采取了急功近利的办法 。他们把占领区的一切战争潜力搜刮一空,来投入下一场战争 。这样周而复始的战争,使得刘备占领区内一片萧条 。最终,在最后阶段的赌博中遭到失败, 落得个满盘皆输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