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军获胜告终,史称繻葛之战。此战使得周天子的魏延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这场战争十分特殊 。
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交战双方的身份 。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一方是当时非常强大的郑国,另一方则是周王室统领的军队 。
照理来说,当一个诸侯向王室发起挑战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政权即将要覆灭的时候了 。但有趣的是,这场战争,从头到尾打得都很诡异 。作为诸侯的郑国,虽然打败了王室,但却没能取代之,反倒是开启了一个群雄混战的时代 。
那么,这场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周王室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当时作为诸侯国的郑国,要和周天子打仗呢?为什么战后明明是郑国取得了胜利,郑国却依然还要自称臣子,而无法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当时的周王室,已经持续衰落,整体实力已经连一个大型的诸侯国,都比不上了,所以才打不过郑国,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有关这场战争的历史,我们还得从西周灭亡的时候说起 。
话说在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在位时期,西周逐渐衰落 。这种衰落,倒并不完全是因为周幽王的错误 。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虽然确实不算什么明君,但也绝对不像民间传说当中那样,为了搏美人一笑,便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
历史的真相是,周朝和其他朝代没多大不同,都是前几位皇帝不断努力,国家逐渐达到了巅峰期 。但是接下来,受制于分封制的约束,其他诸侯国越来越强大,而这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就势必要威胁到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
如此一来,周王室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只能不断对外征战,以武力来震慑那些诸侯国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周王室后期不得不常年作战 。光是对外战争这一块,就已经对周王室形成了巨大的负担 。
所以,经过连续数代的发展之后,到了周幽王这一代,周王室已经被拖累得非常虚弱 。最重要的是,之前几代周天子主持的战争,基本上除了震慑作用之外,并没有给周王室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好处,这就导致周幽王接手的周朝,基本上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突发事件,彻底引爆了所有问题 。
这个突发事件,其实不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而是周幽王想要换王后和太子 。
周幽王原本有一位王后,太子也是王后的儿子 。但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周幽王打算废掉太子,同时废掉王后 。在民间传说当中,周幽王这么做,是因为宠爱那位美人褒姒。但在正史上,这件事其实非常复杂,再加上年代太过久远,史料匮乏,直到今天大家也没完全搞清楚 。
总之,到了最后,周幽王确实把那位可怜的王后给废了 。而这位王后被废之后,自然就要回自己的娘家,偏偏往后的娘家又非常强大 。王后的父亲,是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申国的国君 。这位申国国君,一听说自己女儿被废,外孙也不再是周朝太子,立马就不干了 。
所以,在这之后,申国联合一些小国,又拉上了西边的犬戎,直接攻破了西周的都城,干掉了周幽王 。而西周都城被攻破之后,犬戎更是狠狠洗劫了一番,并且点燃了一把大火,彻底焚毁了西周的都城 。
申国的这个行为,如果从西周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以下犯上 。但问题是,当时申国打出来的旗帜也没毛病 。人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支持西周的太子,也就是申国国君的外孙做天子,并不是想要由申国取代之 。虽然事情就是这样的事情,但经过这样一番包装之后,申国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忠臣 。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场变故之后,西周算是彻底毁了 。在这之后,那位申国国君的外孙,在申国和其他诸侯国的支持下,顺利登基,这就是周平王,只是因为旧的都城已经被焚毁,再回去重建成本反倒更高 。所以在这之后,这位周平王干脆把都城迁到了洛邑,这就是平王东迁。
从这时候开始,往后的周朝,就叫做东周了 。
杂谥芡跏依此担所谓的平王东迁,只不过是把国家首都换了个地方而已 。那为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会成为两个时代的交错点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周幽王时代,周王室虽然逐渐衰弱,但好歹还算是天下共主,而且军事实力也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强的,没有之一 。但是,到了周平王时代,连周平王本身,都是人家申国和其他几个诸侯国拥立上去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诸侯国会不会顺手捞点油水?迁都之后的周平王,想要重新恢复西周鼎盛时期的军队规模,当真那么容易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
所以,到了周平王时代以后,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已经无法再压制整个天下了 。而当王室无法压制天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诸侯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距离天下大乱自然也就不远了 。
更要命的是,在平王东迁的同时,很多原本支持周幽王的诸侯国和势力,开始支持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在西周首都附近再立新国,同样自称天子 。因为这地方当时称之为‘携地’,所以这位王就被称之为周携王。
相比周平王,周携王这边的支持力量没那么多,但却同样有一部分力量支持 。如此一来,周王室就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连周王室内部都无法统一声音,无法一致对外 。那周王室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变得更低了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平王和周携王这哥儿俩,谁也奈何不了谁,毕竟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双方是真正的亲兄弟 。而且双方背后,都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没办法很快消灭对方 。所以,直到周平王登基二十年之后,因为晋国支持周平王,帮周平王出兵,周平王才算真正灭掉了周携王,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
但是,长达二十年的两王对立,对于周王室的损害,无疑是极为恐怖的 。在这二十年当中,很多我们熟悉的诸侯国彻底做大,比如秦国、燕国、齐国等国家,就是趁着这个混乱的节点,兼并了周围其他几个诸侯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彻底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
这二十年,无疑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时间段 。
如果说,二十年之前,西周刚刚覆灭的时候,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还仅仅只是无法压制天下,导致天下开始逐渐混乱 。那么经过这二十年之后,其他几个诸侯国,已经逐渐后来居上 。
到了这个时候,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周王室 。所以,此时的周王室,别说是想着弹压天下,就算保证自己天下第一强的宝座,都有些困难了 。
就是在这种困境当中,周平王灭了周携王之后,又过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里,周平王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却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大势 。等到这三十年结束后,已经有不止一个诸侯国,实力远超周王室了 。
这就麻烦了 。
要知道,以往周天子能够坐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靠着王室强大的军事力量 。但如今,王室本身的力量,已经极为弱 。那这个天下共主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答案是,坐不稳,但依然可以做 。
因为当时的局面是,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 。那些诸侯国虽然逐渐强大了起来,但在名义上还是臣子 。最重要的是,这些诸侯国当中,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能够真正做到力压群雄,能够直接横推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 。
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能够胜过周王室和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马上就可以改朝换代 。但遗憾的是,此后数百年里,直到秦昭襄王打赢长平之战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点 。就算是秦国,只要敢对周王室下手,马上就会给其他诸侯国联手进攻的理由,一样会觉得很麻烦 。
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此后很多年里,周王室逐渐成了一个类似吉祥物性质的存在 。
周平王一生在位五十多年,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王室衰落,也算是死不瞑目了 。而周平王去世之后,因为其嫡长子去世比较早,所以就只能由他的孙子即位,这就是周桓王 。
周桓王上位之后,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自然也是心有不甘 。周桓王也不愿意看到,周王室就此衰落下去,还想带领周王室再度复兴,做一位中兴之主 。但问题是,想要带领周王室再度崛起,首先需要摆脱其他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控制,恢复强大的军力 。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事情 。
要知道,周王室原本是天下共主,本应该是控制其他诸侯国的存在 。但因为之前平王东迁以及灭掉携王的时候,周王室都是由其他诸侯国支持才得以成功 。所以,此时的周王室,被诸侯国渗透得极为严重 。
在这其中,对周王室影响最大的,就是郑国 。
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说起来还真是不远 。简单来说,郑国初代国君,是周平王爷爷的弟弟 。而到了周平王后期以及周恒王时代,当时在位的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国君的孙子 。
简单来说,郑庄公的爷爷,是周桓王太爷爷的弟弟 。如果从辈分上来说,周桓王还得叫郑庄公一声堂叔 。
就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关系,在整个周平王时代,郑国一直鼎力支持周王室 。因为对于郑国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而且还不算太偏 。如果王室主脉衰落了,那对于郑国来说,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
所以,当年郑国初代国君郑桓公,就和周幽王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当中;第二代国君郑武公,便曾经率军帮周平王迁都洛阳 。
到了第三代的郑庄公时代,郑庄公本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再加上郑国确实也很有实力,所以干脆就被周平王拜为卿士 。类比后世的话,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是周朝的丞相,大权在握 。
周平王重用郑庄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郑国的强大 。打算借助郑国的国力,完成对周王室的复兴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掌权之后,非但没有帮助周王室复兴,反倒是开始以权谋私,借助周王室的力量,反过来帮郑国变得更加强大 。
最开始的时候,周平王倒也没太多怨言,只是想着大家都是姬家子孙,郑国的强大,对于周王室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但时间长了之后,周平王却发现,郑庄公似乎完全没把周王室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只是在帮自己谋福利 。
既然这样,那周王室为什么还要用郑庄公,来挖自家的墙角呢?难道是嫌周王室没落得还不够快?
不过,要说直接把郑庄公免职,好像也不太行 。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等于是彻底撕破脸了 。当时在姬家的这些诸侯国里面,就数郑国血脉最近,而且国力也强 。要是连郑国都不支持王室,那王室只会没落得更快 。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当时的周平王,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干脆再请一位卿士,分享郑庄公手里的权力 。这样一来,王室不用和郑庄公撕破脸,同时也能逐渐收回郑庄公手里的权力 。而且,有了竞争者之后,郑庄公说不定还得支持王室,贡献更多的力量 。
但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比想象的做得更绝 。得知此事之后,直接翻脸,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对于郑庄公的翻脸,周平王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周平王虽然讨厌郑庄公挖王室墙角,但也不得不依仗郑国的力量,生怕郑庄公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就此回国,周王室也就此失去了郑国的支持 。
所以,在这之后,周平王只能稍微低头,表示没有这样的事情 。为了重新赢得郑庄公的信任,周平王还不得不把太子派去郑国做人质,再让郑国太子也来周王室做人质,通过双方交换人质的方式,以此来巩固双方关系 。
不得不说,堂堂天子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窝囊的了 。
再之后,因为郑庄公的手腕确实比较高,所以周平王也没能再找到机会,除掉郑庄公的权柄 。反倒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最终周平王先被郑庄公给熬没了 。
周平王去世之后,那位之前一直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也得以回到洛阳准备即位 。但大概是因为太过悲伤,这位太子给自己老爹办葬礼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给送走了 。而这位尚未即位的太子去世后,自然就只能由他的儿子即位了,这也就是周桓王 。
以上这些,就是周桓王即位之初,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 。周王室忌惮郑庄公的强大,但同时也不得不依靠郑国的力量,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悖论 。不管是用还是不用,对周王室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坏处 。
如果是周平王在位的时候,肯定会尽可能地用更温和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对于年轻气盛的周桓王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此时的周桓王,刚刚即位,正想大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抱负 。再加上之前他爹的死,其实也和在郑国做人质有点关系 。所以从私人角度来说,周桓王对郑庄公也有一些怨恨 。
既然如此,那周桓王的削权手段,就注定不可能太过温和了 。
所以,周桓王即位之后,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来洛阳,和郑庄公一样担任卿士 。虢国和郑国差不多,都是姬家人的封国 。只不过相比之下,虢国的血脉要远一点 。虢国的初代国君,是当年那位周文王的弟弟 。所以到了周桓王这一代,双方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很远了 。
郑庄公这边,得知此事之后,反应更是非常激烈 。郑庄公当即下令,派军队进入周王室的封地境内,割了周王室封地里的麦子 。
郑庄公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试探周王室的底线 。要知道,周桓王那个时代,和今天可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换做今天,割了人家的麦子,最多算偷盗 。如果数量少的话,说不定连刑事案件都不算 。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粮食比什么都贵重 。郑庄公的这个举动,等于是在挑战周王室的权威 。如果周王室再次低头,郑庄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大权 。而如果周王室反应过于激烈,郑国也可以见招拆招,不会落于下风 。
经过这次割麦事件之后,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越发紧张起来 。周桓王也没有低头,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担任了卿士,分了郑庄公的权力 。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周桓王不断削除郑庄公的权力,到了八年之后,干脆直接免除了郑庄公的卿士官职 。
这下,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
要知道,之前双方关系虽然紧张,但只要郑庄公还有卿士这个头衔,双方就还有缓和的余地 。可如今,既然连这个头衔都拿走了,周桓王等于是彻底扫了郑庄公的面子 。如此一来,郑庄公自然也不得不给予反击了 。
所以,在这之后,郑庄公直接宣称,就此拒绝朝觐周桓王 。
在当时那个时代,郑庄公的这个举动,几乎和彻底独立差不多,就差宣称不承认周桓王的天子之位了 。以往的很多年里,好像只有楚国这样位于偏远地区的国家,仗着距离比较远,周王室的军队过不去,才敢这么搞 。但如今,郑国这么搞了之后,整个中原的目光,瞬间就投向了这里 。
如果周桓王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拒绝来朝觐周天子 。要是那样的话,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就彻底没了 。而且,整个还是王室近支,要是郑国都反了,以后还有谁会听周天子的话呢?
于是,在郑庄公宣布拒绝朝觐之后,周桓王也不示弱,直接下令,出动王室精锐,并且下令让陈国、蔡国和卫国同时出兵,前来助阵,帮助周王室一起征讨郑国 。
这三国出兵的诸侯国,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国家,好像只是小国而已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三个国家,绝对是真正的大国 。
陈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文王心腹大臣的儿子;蔡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的初代国君,也是周武王的弟弟 。可以说,这三个国家,已经是当时周王室所有铁杆支持者当中,最强的三个诸侯国了 。
简单来说,周桓王这次出兵,几乎已经是出动的全部的家底,而且还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 。但如此一来,周桓王也就彻底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一旦这场仗打输了,那周王室以后就彻底完了 。
随着周桓王出兵,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彻底爆发了 。
郑国这边,得知周王室正式出兵之后,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出全部家底,打算和周王室来一场主力决战 。而双方交战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长葛市地区 。这地方在当时叫做繻葛,所以后世才将这场战争称之为繻葛之战 。
至于接下来双方交战的过程,其实反倒没多少值得说的了 。
郑国这边,虽然只是一个诸侯国,但实力却很强大 。而且,因为指挥权都在郑庄公手里,所以可以团结一致对敌 。反观周朝那边,虽然带来了三个小弟,但蔡国和卫国军队,战斗力偏弱,唯一一个强一些的陈国,当时国内还在内乱 。
所以,郑庄公当即决定,先在战场上解决三个诸侯国的军队,给周王室的军队造成混乱 。然后借着混乱,直接正面击溃周王室的主力 。
开战之后,就如同郑庄公预料的一样,三个诸侯国的军队,面对郑国军队的进攻时,首先溃败 。然后,这种混乱导致周王室的精锐自乱阵脚 。郑国军队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突袭周王室主力军队,先是以战车为主,冲破周王室军队的阵型,然后步兵压上,对混乱的周王室军队进行屠杀 。
乱战之中,郑国军队的箭矢,还射中了周桓王 。虽然没能直接杀了周桓王,但却导致周王室的军队军心大乱,然后彻底崩溃了 。
照理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郑庄公其实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直接灭了周桓王,将其取代之 。但实际上,在得知周桓王中箭之后,郑庄公反倒比谁都害怕 。
因为一旦周桓王身死,郑庄公就要背上‘杀死天子’的恶名 。到那个时候,其他诸侯国绝对会组成联军,一起讨伐郑国 。他们未必真的是想帮周天子报仇,但却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击败郑国,瓜分郑国的领土 。
所以,在此之后,郑庄公连忙下令,停止进攻,还派人去慰问了一下周桓王 。得知周桓王只是轻伤之后,郑庄公这才松了一口气,并且表示愿意和周王室修复关系 。而周桓王也借这个台阶,借坡下驴,表示这都是一场误会,就此撤兵了 。
就这样,随着周桓王撤兵,繻葛之战也就结束了 。
其实如果单从战争角度来看,繻葛之战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大 。参战双方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就不到五万人 。秃罄凑焦时期动辄上百万人的大混战相比,规模实在小的可怜 。
但问题是,这场战争,对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影响可就太大了,远比后世那些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混战,影响更大 。
因为这一战之后,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就算是周王室内部,也不太团结 。而且,郑国本身其实也不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周王室已经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却仍是连一个郑国都打不过 。那其他更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还要听周王室的话呢?
所以,此战之后,周王室颜面扫地 。而且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也陆续开始拒绝前来朝觐周天子 。在这之后,周王室就彻底成了一个吉祥物性质的东西 。大家虽然因为他的名头,不会去进攻他 。但周王室本身,想要再影响和控制其他诸侯国,那就不可能了 。
所以,这场规模并不算特别大的繻葛之战,本质上其实是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这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历史意义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玄奘是唐朝的时期的著名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详情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是唐朝时期的公主 。今天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详情
晕湓蛱焱宋蝗ナ篮芨行巳さ男』锇槊牵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详情
今天拍拍部落小编给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一起详情
今天拍拍部落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一起详情
蕴瞥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众所详情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的器重 。下面由拍拍部落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 详情
李胜是三国时曹魏大臣,议郎李休之子 。接下来拍拍部落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详情
朱由检是明朝帝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详情
历史上真实的裕太妃的出身其实跟乾隆的宠妃令妃魏佳氏是一样的,父亲都是内务府包详情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朝廷来说,国库对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大 。明朝后期就经常因为国库详情
清朝宫女出宫之后,古人为何没有娶宫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详情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当初天下分为了三个国家详情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详情
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他麾下有哪些人才呢?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他临终前力劝曹操一定要诛杀司马懿,这是为什么详情
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详情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详情
蕴瞥为什么叫做脏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还不知道:武则天子女的读者,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蕴瞥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你印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一起欣赏 。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拍拍部落小编为您讲解 。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砸牧曛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圆懿俜⒍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怨糯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拍拍部落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圆懿僭诠俣芍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这详情
武则天应该算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佼佼者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后妃,一跃成为皇帝,让详情
1643年,索尼前去征求庄妃的意见立谁为新帝比较好,庄妃很聪明先问索尼的意见详情
刘伯温在《救劫碑文》预言的“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详情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详情
很多人想知道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详情
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详情
众所周知太上皇只是名气响,一般没实权,实权都在皇帝那里,那么太上皇和皇上谁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其实产生详情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详情
张飞的司隶校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权利很大吗?为什么在张飞死后诸葛亮立马就兼任详情
清朝的王爷们时常被皇帝所猜忌,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只能听戏捧戏子,或者详情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很多人疑惑老古话说的“家有5声叫详情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厨房三不向,睡床三不详情
一般认为,蹴鞠发源于战国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到了宋朝,蹴鞠已经成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周姨娘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的妾室 。拍拍部落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详情
贾琏是贾赦之子,人称“琏二爷”,《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 。今天拍拍部落小编为大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详情
《红楼梦》中的碧痕和贾宝玉洗澡洗澡要花两三个时辰,他们在干嘛?是不是在做见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