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通传奇私服

    “五国相王”指的分别是哪五个诸侯国? 哪个实力最强?
    2023-02-28 10:53:58 田骈慎子申子齐愍王

      根据历史记载, 在楚国称王之后,这意味着诸侯国不仅在行动上和周王室相抗衡,甚至在爵位上也要和周王室平起平坐了 。那么“五国相王”指的分别是哪五个诸侯国? 哪个实力最强?下面拍拍部落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

      首先,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只有楚国这一个诸侯国称王,也即其他六个诸侯国,都没有公然和周王室相抗衡 。 但是,到了战国中期,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 具体来说,公元前334年,魏国因为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连续败给齐国。于是,魏惠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 。在徐州相王之前,魏国和齐国的君主虽然称王,不过,这都没有获得其他诸侯国的认可 。但是,通过徐州相王,大家互相认可了对方的王位,自然就是意义不同了 。

    图片.png

      经过徐州相王之后,战国七雄中多了两个称王的诸侯国,也即魏国和齐国 。到了公元前325年, 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所以,对于秦惠文王来说,自然也不愿意在爵位上落后于魏国等中原诸侯国 。在秦惠文王自立为王之后,魏惠王承认韩国的王号 。 一时之间, 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战国七雄之外的诸侯国 。而这,自然是五国相王出现的重要历史背景 。

      根据《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23年,在公孙衍的倡议下,魏国、 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这五个诸侯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都称王,以对抗秦国、齐国、楚国这三个大国 。

       

      其中,就公孙衍来说, 很多人提到这个名字,或许会感到陌生 。不过,在笔者看来,在战国时期, 公孙衍无疑是可以和苏秦、 张仪相提并论的纵横家 。公孙衍,名衍(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任魏国犀首(官名 。战国魏置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 。”)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 。对于公孙衍来说,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因替秦国收复河西, 而受封大良造 。 罄肭兀 再仕魏国,首倡联合山东诸国共同抗秦 。 曾佩五国相 。 名盛一时 。

      因此,对于五国相王来说,显然存在对付秦国的目的 。在五国相王中,魏国、韩国、 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这五个诸侯国互相称王,并且承认其他诸侯国的王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五国相王后,齐国对于中山国称王的行为非常不满,曾联合燕国、赵国来攻打中山国 。 而就赵国的君主赵武灵王,则认为赵国没有称王的实力, 所以在国内没有采用王号,对于赵武灵王来说,此举自然是比较务实的,也即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胡服骑射上,而不是在爵位上一争高下 。 

      三

      当然,不管怎样, 对于五国相王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五国相王的出现,这意味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 。注意,这里面是“彻底”,而不是削弱 。在此之前,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僭越称王,只能说是削弱周天子的权威,彼时, 齐国、晋国、秦国等大国都没有选择僭越称王,并且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也即在名义上,周王室还是绝大部分诸侯国的天子 。 在春秋时期,齐桓公曾联合诸侯国讨伐僭越称王的楚国 。至于晋文公所在的晋国,更是和楚国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霸战争 。而这,自然是春秋时期,没有太多诸侯国效仿楚国称王的重要原因 。

    图片.png

      到了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对周朝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严重破坏 。不过, 正是因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需要周王室的认可,说明周王室还是具有一定权威的,也即没有周王室的册封,在当时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当然, 战国形势的变化也是比较快的,经过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意味着周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因为大家完全不用顾忌周天子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将东周王室当成空气了,这促使周王室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

      四

      最后,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 五国相王的发生,为东周王室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在五国相王之后,不仅战国七雄不把周天子当回事,连宋国、中山国等诸侯国都僭越称王,这让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在战国时期, 鲁国、郑国等诸侯国并没有称王,不过,这些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战国七雄兼并了 。

      在五国相王之后,周王室因为没有权威和号召力, 自然也就失去了护身符,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当群雄逐鹿的时候,汉献帝还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从而具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价值 。 可是,当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彻底形成后,汉献帝的退位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了,所以,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之后,就迫使汉献帝刘协禅让皇帝的宝座,从而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 。同样的道理,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吞并了周王室的地盘,彻底结束了东周的历史 。 在秦国消灭东周王室的时候,其他诸侯国基本上都选择了坐视不理的态度,也即没有人再想着匡扶周王室了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