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发布网

        曹丕当初那么宠爱甄宓 赐死她后为何还那么侮辱她

           曹丕甄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拍拍部落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甄宓是三国时期少有的美人,二婚嫁给曹丕生下魏明帝曹叡, 但是在曹丕登基称帝的第二年,忽然一道诏书赐死甄宓 。

          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 --《资治通鉴

          在下葬的时候,曹丕命人让甄宓散乱的头发盖住脸, 在嘴里塞满米糠 。 

        image.png

          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极其狠毒,意思是让甄宓在黄泉路上没有脸面见人,即使到了阎王殿也不能说话申诉冤屈 。

          中国历来重视生死, 有“死者为大”的习俗传统,曹丕当年迎娶二婚甄宓,十分宠爱 。

          曹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下面来看看甄宓这位典型的奇女子,她集美貌、才华、 智慧于一身 。

          名门之后有才华

          中山无极人,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 。 --《三国志

          甄宓出身名门,家族长辈中很多官居要职,是当地的豪门望族,享受着两千石的朝廷俸禄 。

          甄宓的母亲张氏生育三男五女,男儿在朝廷做官,女子知书达理、待字闺中 。 

        image.png

          不幸的是, 在甄宓三岁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但是这件事也让甄宓更早地通达人情世故。

          甄宓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记忆力和理解力特别好, 只要是看过的书籍很快就能记 。还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

          哥哥们看到甄宓偷用笔墨写字, 他们劝他去练习女工,嘲笑她读书有什么用,难道想做女博士吗?

          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耶--《魏书》

          这里所说的女博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 

          没想到甄宓说出极有道理的一番话:听说古代那些有贤德的女子,她们都要学习总结前人的教训,用这些经验作为借鉴, 如果不读书,拿什么来借鉴呢?

          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 。不知书,何由见之 。--《魏书》

        image.png

          知书达理有智慧

          在甄宓十几岁的时候,由于灾荒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很多百姓流离失所 。 甄家属于富裕人家, 因此仓库中存储有很多谷物,家人趁机用谷物换取金银珠宝,大发国难财 。

          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魏书》

          甄宓劝诫母亲,乱世之中聚集珍宝在家中,并不是好主意,容易因财丧身,不如无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得到全家的支持 。

          甄宓的大哥早逝,二哥也去世较早,当时只有十四岁的甄宓非常悲伤,但是却能理解体谅嫂子的痛苦,经常帮助照顾孩子 。

        image.png

          甄宓母亲性格严厉,经常用家教规矩来要求儿媳,甄宓多次劝诫母亲要体谅嫂子,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虽然是儿媳,但是应该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她 。

          嫂年少守节,待之当如妇, 爱之宜如女 。--《魏略》

          从此之后,甄氏对儿媳极为照顾,婆媳关系和睦 。

          根据史料中的这些记载,可以发现甄宓的确集才华、美貌、智慧于一身,她的思想境界已经超越很多人,甚至超越了时代,即使放在今天,也能解决很多矛盾 。

          婚姻感情生死经历

          东汉末年,袁绍的声势权力极大,姻亲自然要找门当户对的女子,他为儿子袁熙寻得好人家,她就是甄家姑娘甄宓 。

          后来,袁绍击败公孙瓒, 随即命袁熙担任幽州刺史,而甄宓则被留在邺城伺候婆婆 。 

          五年之后,崛起新星曹操攻占冀州,邺城也被攻破 。曹丕带兵率先冲进袁熙府中,看到一位女子披头散发, 她就是甄宓 。

          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 。--《资治通鉴》

          文帝就视, 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 。--《魏略》

          曹丕走上前帮她挽起头发,擦拭干净脸庞,发现甄宓容貌姣好, 于是将甄宓纳为妾 。甄宓嫁给曹丕后,深受宠爱,持续多年,生下曹叡,也就是魏明帝 。

        image.png

          公元220年十月, 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此时甄宓嫁给曹丕已经15年,不再像当初那样受宠,曹丕更加宠爱郭贵妃、 李贵人、阴贵人 。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派人传旨赐死甄宓,死后就葬在邺城 。

          曹丕为何突然赐死甄宓, 为什么让她死后受尽侮辱,能够做出“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样的行为,想必曹丕恨透了甄宓 。 

          有人认为是曹丕发现甄宓与曹植的关系 。

          按照这种说法,当时曹操和曹丕常年忙于征战,而曹植因年龄小的缘故,一直与嫂嫂甄宓朝夕相处,导致日久生情 。

          此事被曹丕得知,一怒之下赐死甄宓 。

          就在甄宓被赐死的那年, 曹植从封地前往洛阳朝见曹丕,在返回封地路途上, 曹植写下一篇《感鄄赋》 。

          后来,魏明帝曹叡登基继位,为了避母亲名讳,于是将其改为《 洛神赋》, 成为传世名篇 。

          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可信 。

          一是曹植与甄宓的年龄差距 。

          甄宓二婚再嫁曹丕,当时甄宓23岁, 曹植只有13岁,两人足足相差十岁 。曹植对年长十岁的甄宓产生感情的可能性极小 。

          是从曹植的为人可以判断两人之间的纯洁 。

          从行为方式和性格上来看,曹植虽然经常会有任性的行为,这是文人普遍的张狂,与曹植的才情正好相称,如果说曹植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私通事,基本不可能 。 

        image.png

          三是叔嫂感情说法的源头 。 

          历史上首次出现曹植与甄宓感情导致曹丕痛下杀手,是在唐朝李善的《东汉观记》,在此之前是没有关于曹植与甄宓传言的 。 

          李善生活的唐朝距离甄宓已经超过400年,由于之前没有史料提及这点, 这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因此叔嫂感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

          在李善的记载中,有一次,曹丕、曹叡和曹植一起吃饭,曹丕将甄宓生前使用的玉缕金带枕送给曹植 。 

          这件事显然是杜撰的,曹丕作为九五之尊皇帝,如果曹植和甄宓真的有关系,曹丕怎么可能送甄宓遗物给曹植 。

        image.png

          四是要注意古代通假字 。

          也有人说“《感鄄赋》是曹植感怀甄宓而作, 其中洛神就是指甄宓” 。

          实际上,这里的甄并不是甄宓的甄,而是鄄城王的鄄, 甄通鄄 。 在曹植写作的前一年,他被封为鄄城王,这是感叹自己身世遭遇的文章,并非怀念甄宓 。 

          既然曹植与甄宓的叔嫂关系是谣言,那曹丕为什么要赐死甄宓, 如此侮辱她呢?

          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甄宓的确有怨言,但是被添油加醋后传给曹丕,导致被赐死 。 

          首先是来自情敌郭氏的阴谋陷害 。

          甄宓自从嫁给曹丕,由于她的智慧, 甄宓与婆婆卞夫人关系非常 。

          比如卞夫人生 。甄宓因为自己不能在身边尽孝,焦急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边下人想要骗她说卞夫人病好了, 但是聪明的她一眼识破 。

        image.png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就连卞夫人都夸奖甄宓是真孝顺的媳妇 。

          自从曹丕移情别恋后, 先后有多位女子受宠, 其中郭氏是一位厉害人物,她心思深沉, 曾是曹丕在朝政上的重要帮手,让曹丕成功成为继承人 。

          但是, 郭氏也对甄宓造成很大影响,她想要彻底取代甄宓曾经的地位,曹丕会受到郭氏不少的枕边风 。

          按照曹丕的习惯安排, 甄宓后来已经很少跟随外出,经常是留守邺城,可能有甄宓善于持家的缘故,但是这就让郭氏有了可乘之机,因为新受宠的郭氏经常会陪伴在曹丕身边 。

          也许甄宓心中会有怨言, 但是根据她的智慧表现,不可能直接向曹丕吐露,能懂得“怀璧其罪”道理的人, 肯定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

        image.png

          其次是曹丕的性格暴躁无常 。

          在甄宓受宠那段时间,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曹丕的妾室任氏口中抱怨,曹丕得知后要将她赶出家门,而甄宓从旁劝说, 给曹丕讲了一大堆道理 。

          虽然甄宓讲的是实情,对曹丕很有益处,但是曹丕坚持将任氏赶出去 。

          曹丕对于后宫女性的抱怨是非常恼怒的,他本来对女人就没有太多好感,一直认为女子是导致国家衰弱颓败的根由 。

          三代之亡,由乎妇人 。--曹丕《内戒》

          从曹丕的种种表现判断,他为人非常敏感,容易焦虑,就连陈寿都直言评价曹丕缺少“旷大之度”, 说白了就是心眼太小的意思 。

          曹丕自身敏感多疑的性格,在郭氏从旁添油加醋的助攻下,甄宓突然就被曹丕赐死,死后下葬还受尽侮辱 。

          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登基,郭氏已经是太后。

          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 。--《魏略》

          已经成为皇帝的曹叡多次哭泣着询问母亲死时状态,由于郭氏冷言冷语地回答,此举导致曹叡大怒,于是“遂逼杀之” 。

          在郭氏下葬时, 魏明帝曹叡同样命令以“被发覆面, 米糠塞口”,为母亲甄宓报仇雪恨。

          其实, 仔细品读“心常怀忿”,可以发现曹叡对此一直心怀愤怒,而愤怒的对象是郭太后 。在甄宓被赐死时, 曹叡已经有15岁了,他应该知道母亲被赐死的原因,只是一直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

          登基之日,就是为母报仇之时 。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