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sf

          高柔是个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位列三公的老臣

            高柔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他仕于曹操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 。接下来拍拍部落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他便是出身陈留高氏, 长期从事司法事务,辅佐曹魏长达半个世纪, 于九十岁高龄寿终正寝,一生历经曹魏兴衰、位列三公的老臣高柔 。

            出身名门转投曹操,差点因堂兄高干被杀

            高柔生于熹平三年(174年),出身陈留高氏的他, 也算出身名门, 其父祖从西汉时起便以忠义孝廉著称于世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高柔自幼便博览群书、 见识非凡,尤其是对于时局的判断,颇有独到之处 。

          image.png

            少年时期, 其父高靖前往蜀地为官,高柔则留在陈留生活 。二十岁时,曹操出任兖州刺史,高柔分析时局后,便对家乡父老说道,“如今英雄并起,陈留乃是四战之地,曹操又有图谋四方之志, 必然不会安守兖州 。张邈作为陈留太守,未来必然会跟曹操冲突, 大家还是尽快离开躲避战乱吧” 。

            然而,当时张邈与曹操关系亲近乃是人尽皆知,再加上高柔自己 太过年少,因此没人将他的话当回事 。无奈之下, 高柔只好自己带着高氏族人前往河北,投靠袁绍的外甥、自己的堂兄高干 。  途中得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高柔便又不畏艰险前往蜀地治丧,直到三年后才返回河北 。

            高柔离开后不久,张邈果然与曹操反目,最终兵败被杀,而陈留一带亦因战火沦为焦土,百姓多遭屠戮,直到这时人们才不得不佩服高柔的先见之明 。

          image.png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不断吞并其地盘,在攻克邺城之后,高干以并州投降, 高柔亦随之转投曹操,被任命为菅县县长 。当时高柔因执法严明已经名声在外,因而县中有数名奸吏连忙主动辞官,然而高柔却出面挽留,不仅包容了他们过去的错误,还予以悉心教导,结果使得他们“咸为佳吏” 。

            建安十年(205年)八月,投降曹操后仍任并州刺史的高干, 趁着曹操率兵救援犷平, 后方空虚的机会, 又以并州反叛,曹操先派乐进征讨,后又亲自率兵平叛,历时数月方才击败高干,后高干南下荆州途中被杀 。 

            鉴于高柔与高干、 袁绍之间的关系,虽然高柔并没有参与高干叛逆之事,但还是让生性多疑的曹操极受猜忌,因而不久便将高柔调任为刺奸令史 。

            刺奸令史乃是专司律法事务的官职,曹操调任高柔出任,本是想找个缘由将其处死,却不想高柔到任后,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律法天赋,面对堆积如山的案件, 高柔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做到了“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一次,曹操夜访,发现高柔竟然抱着案卷睡着了,因而深受感动, 这才打消了疑虑 。

            长期从事司法事务,深受曹魏君主重用

            曹操见高柔果真是干吏,且的确未参与高干谋反事件,因而起了爱才之心,不久便将其升任丞相仓曹属 。 仓曹属是仓曹的副长官, 主管仓库粮食事务,对于曹操来说,这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官员 。

          image.png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讨伐张鲁, 高柔认为此举会激起马超和韩遂的反叛,曹操不听, 结果马超等果然叛变,这让曹操更加欣赏他的才华 。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高柔被升任尚书郎 。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曹操于丞相府设理曹,专掌司法刑狱事务,以高柔为理曹掾 。

            当时战乱频发,士兵逃亡现象极为严重,为杜绝此现象,对于逃兵严加惩处,甚至规定“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然而此举仍难以禁止逃兵 。一天,军士宋金等人在合肥战场逃亡,官府便下令将其老母、妻儿全部抓起来,上奏请求处死 。

            高柔认为此举太过残暴,上奏称“重刑不单无助于遏止士卒逃亡,更加因为自己无路可走而引发更多人逃亡,怀柔反更能触起他们归附之心” 。曹操接受了高柔的建议,史载“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重” 。 

          image.png

            由于工作出色,高柔后又被升任颍川太守,结果高柔离任不久,曹操便发现司法工作大不如以往, 便又将高柔调回丞相府,担任法曹掾,继续主持司法工作 。 

            后来,曹操为加强对朝政的掌控,设立“校事”,负责纠察百官言行,并以卢洪、赵达等担任 。高柔认为“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校事又不是在百官之上又非听命于百官,而且校事赵达等人又多次以自己喜恶去处事,应作检讨,然曹操并未采纳 。罄矗赵达等人的恶行被揭发,曹操不仅下令将其处决,甚至为此向高柔道歉 。

            由于高柔执掌司法事务极为称职,因此即便在曹操去世之后,高柔仍受历代曹魏君主所重用 。曹丕称帝后,高柔升任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旋即又加治书执法,继续从事司法工作 。

          image.png

            当时,对于曹丕篡汉称帝, 民间多有流言蜚语,曹丕为了予以遏制, 于是下令流传妖言者斩,告发者赏 。高柔上书劝谏,认为此举会导致大家相互之间诬告,令很多无辜者受害,曹丕最初并未采纳,  但由于诬告的案件越来越多, 他只好实行“诬告反坐”之法,这才遏制住 。

            曹丕在位初期,校事刘慈等揭发了上万起官民违法案件, 对于这些案件, 高柔都能仔细审理,惩罪释冤,对于轻微案件只处罚金,避免了冤案的发生 。

            凭借着出色的能力, 高柔愈发受到曹丕肯定, 后于黄初四年(223年)被升任廷尉,  从而成为了曹魏的最高司法官员 。在那个君主专制时期,皇帝始终牢牢掌控着最终的生杀大权,而高柔却能恪守公正, 甚至不惜与皇帝据理力争,而且他无论面对官员还是百姓, 都能始终做到处事公允, 例如为底层士兵窦礼平冤昭雪 。

          image.png

            作为一名司法官员, 高柔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因此即便皇帝更替,也始终对其委以重用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高柔获封延寿亭侯,虽然仍旧担任着廷尉,但对于他提出的建议,曹叡大多都能采纳,而他在廷尉的位置上,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 

            曹魏后期转投司马氏,官至三公且极为高寿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病逝, 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奉诏辅政 。 之后,曹爽开始与司马懿争权,司马懿被迫下野,开始韬光养晦,于是曹爽自此自专政事 。

            正始六年(245年),正是在曹爽掌权期间,高柔结束了自己长达二十三年的廷尉生涯, 被升任太常,位列九卿之首 。不久,高柔又被升任司空 。虽说高柔的官职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却丧失了实权, 不知道这是不是曹爽有意为之 。

            正始九年(248年),高柔又被迁为司徒 。不知道是因为遭受到曹爽的排挤,还是对于曹爽掌权以来所作所为的反感, 亦或是看出了曹爽必败的未来,在曹爽与司马懿展开权力角逐时,高柔竟然背叛了辅佐多年的曹魏,转投了司马懿 。 

          image.png

            正始十年(249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而高柔同样是这次政变的重要参与者, 在曹爽被罢免大将军职务后, 正是高柔取代了他的位置,出任假节行大将军事 。事后,司马懿甚至对高柔说,“君为周勃矣” 。曹爽被杀之后,高柔被晋封为万岁乡侯 。

            司马懿去世后,高柔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臣,虽然不再掌握实权, 但在朝中地位却极为超然 。甘露元年(256年),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髦为帝,高柔得以晋封安国侯,转任太尉, 于是高柔便成为了将“三公”(即司空、司徒、 太尉)全都做了一遍的官员 。

            甘露五年(260年),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所杀,司马昭又拥立曹奂为帝,而高柔也因此得以增邑, 且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亭侯 。

            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了曹魏后期,高柔作为侍奉数代曹魏君主的老臣,虽然身居高位,但却极少再参与朝中事务,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一般,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或许正因如此, 在曹魏政局风云变幻的情况下,他才能够始终屹立不倒 。

            景元四年(263年), 在司马氏已经牢牢掌控曹魏军政大权的情况下,在司马昭的策划下,曹魏出动大军攻蜀, 三家归晋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也正是在这一年,高柔病逝,享年九十岁,谥“元侯”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闽ICP备2021012398号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