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轻变传奇私服

      崔氏

      分布地区

      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地区河北省蠡县南 

      历史来源

      「崔」源出

      崔(Cuī)姓源出有二: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 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2、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 ①满族人姓氏中有崔姓,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崔完者,以崔为姓 。满族老姓包括:崔穆鲁氏、 崔佳氏、崔珠克氏 。② 今彝、 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崔姓一直为齐国的卿大夫,活动在山东地区 。秦汉时期,崔姓发展很快,成为  崔姓分布河北地区的大族, 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大凡崔姓寻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 。崔姓自西汉至宋,官宦不绝 。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连国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见崔姓的辉煌 。尤其在唐朝崔姓最为显耀,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出自博陵的12位 。宋朝以后,崔姓分布更为广泛 。宋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排在第四十三位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陕西、河南, 这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54%, 其次分布于山东、广东、安徽、江苏四省 。 颖蔽崔姓第一大 。居住了崔姓总人口的24% 。当时的冀、豫、秦地区为崔姓聚集中心 。 明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5万人, 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为明朝第六十六大姓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山西、河北,这四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73%,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两省 。江苏省的崔姓人口约占崔姓总人口的24.6%, 为崔姓第一大省 。全国的崔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 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鲁冀晋、南方江苏两块崔姓人口聚集区,崔姓重心向东漂移 。 

      当代崔姓的人口已达到42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河南, 这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 。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 陕西、 吉林,这六省的崔姓又集中了32% 。全国形成了关内鲁冀豫、 关外黑吉辽两块崔姓聚集地区 。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崔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东北的崔姓迅速增长 。崔姓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崔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豫晋、 冀京津、 黑吉辽、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甘肃东端、鄂皖苏北段,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  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4%, 居住了大约7l%的崔姓人群 。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南端、内蒙古中西部、 川渝北段、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中部, 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14%的崔姓人群 。

      家族名人

      崔骃: 东汉文史学家,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安平县)人 。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 。 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 。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 

      崔鸿:字彦鸾,东清河鄃(夏津县古时称鄃县)人 。约生于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初,卒于北魏孝昌年间(525—527年) 。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

      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 。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 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

      崔述: 大名(今属河北 。┤耍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 。 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 。乾隆举人 。曾任福建罗源、 上杭知县 。 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 。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 。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 。 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 。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 。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 《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 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

      崔琦:(1939年— ),河南宝丰人,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