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源出
汲(Jí)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地名为姓 。春秋时,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其后代有卫宣公,太子居于汲(今河南省卫辉市),称太子汲,其后代支庶子孙遂姓汲氏 。《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汲氏,卫宣公太子之后居汲 。因以为氏 。”望族居濮阳(今河南省濮阳) 。2、出自姜姓,源于春秋,以封地为姓,为齐宣公的后代 。春秋时期,齐宣公的支孙中有受封于汲(今河南省卫辉市)的,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汲氏 。汲姓望族居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东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地区) 。
得姓始祖
齐宣公 。汲氏出自春秋时期,是以地为姓的姓氏 。汲姓的来源有二支,其中一支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后代,卫宣公的太子居于汲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以地名为姓,称为汲氏 。另一支汲氏出自姜姓,也是源于春秋时期,根据《风俗通》上记载,齐宣公的裔孙受封于汲邑,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亦称汲氏 。汲氏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望族居于清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清河县东 。汲氏后人尊齐宣公为汲姓的得姓始祖 。
堂号
东海堂:汉朝汲暗,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时为东海太守 。把东海治理得人民富裕,地方太平 。召为主薄轿担朝廷夸他是社稷之臣 。此外,汲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德堂”等 。
迁徙分布
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一带,河南在周口市鹿邑县生铁冢乡 汲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