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源出
严姓源出有六: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 。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 。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 。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 。2、出自芈姓,为战国时楚庄王之后,以谥号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 。”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 。3、出自战国时秦有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秦有严君疾,受封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4、出自古有严国,国人以国名为氏 。据《姓考》所载,古有严国,国人以国为氏 。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严为氏 。据《晋书》所载,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 。6、出自少数民族有严姓 。满、彝、土、锡伯、朝鲜等族均有严姓 。
得姓始祖
严忌 。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 。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 。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 。严忌之姓严,亦为死后之事 。严姓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姓的得姓始祖 。
迁徙分布
严姓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 。史载,东汉时,严姓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 。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姓足迹 。魏晋时,北方严姓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姓最旺,严姓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 。可见,此期北方严姓发展之盛况 。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姓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姓渐沉寂,而南方严姓日益出锋露鞘 。唐代以后,北方严姓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姓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代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 。而南方严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邵武(今属福建)人,世称“三严” 。明清时期,严姓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 。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姓居民 。明代,有山西籍严姓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清康熙年间,严姓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 。今日严姓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严姓比之全国汉族严姓人口逾半 。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 。
堂号
天水堂:据《千家姓》说,古代严氏家族在天水郡 。此外,严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富春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等 。五、宗族特征1、严姓为一典型南方姓氏 。2、严姓名人,文有文采,武有武略 。其中文士多以清高和孝行见著于史,如西汉有一心闭门读《老子》的严遵,东汉有隐士严光 。武将有三国时严颜、唐时严武等 。
【严姓宗祠通用对联】
〖严姓宗祠门楣题辞〗
富春流芳“富春流芳”典出严光故事 。严氏族谱载:“严光,字子陵,余姚人,少与光武同窗,及光武即位(即东汉武帝刘秀),公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访之 。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乃备安车元纁遣使聘之,三返而后至,引光入论故旧 。因其偃卧,光以足加帝腹,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帝座 。帝笑曰:联与故人严子陵共卧 。除谏议大夫,不屈,去 。耕钓于富春山 。今钓台即汉富春县地也 。”对严子陵不事权贵、志行高洁的精神风貌,历代文人评价颇高 。范仲淹为之作“严先生祠堂记”,称赞其人其事云:“……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并作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天水世泽;富春家声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严姓的“天水”郡望堂号 。
姓源芈氏;望出华阴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严姓的姓氏源流 。
会稽贤守;藕荡渔人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吴人严助,举贤良,武帝时官中大夫,善于辩论 。建元年间任会稽太守,有贤德 。下联典指清初文学家严绳孙,字荪友,晚年号藉荡渔人,无锡人 。早年与朱彝尊、姜宸英并称“江南三布衣”,康熙年间举博学宏词,历官检讨、中允,参与修《明史》 。诗作多吟咏山水田园,又能画,著有《秋水集》 。
大汉千古;先生一人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浙江省桐庐县严子陵祠联 。
翻译天演;卜筮成都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字又陵,福建省侯官人 。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又留学英国海军学校,光绪年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 。中日甲午战争后,翻译《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 。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等,传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下联典指西汉隐士严君平,名遵,字君平,蜀地人 。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以自养,便闭门讲授《老子》并著述,一生不愿做官,为当时著名文学家扬雄所敬重 。著有《道德真经指归》十三卷 。
成都迹著;富春名垂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介溪永驻钤山堂上联典指唐·严武,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封郑国公 。下联典指汉·严光,隐于富春山,耕钓以终,有严子陵钓台胜迹在 。
鱼台世泽;雉水家声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鱼台,属山东省 。如皋古称雉水 。侨居如皋之严姓后裔有用此联者 。
遁居剡曲;卖卜成都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汉·严光(子陵),隐富春垂钓 。下联典指西汉·严君平,隐士,卖卜于成都,日得百钱即闭门讲授《老子》 。著有《道德真经指归》 。
〖严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五色惊彩凤;千里震骢威 。——严维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唐代进士严维诗句联 。
公子称博士;铁桥谙韵学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今文春秋学“严氏学”开创者严彭祖,字公子,宣帝时立为博士 。下联典指清代文学家严可均,号铁桥,精通文字音韵之学 。
〖严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译文遵守信达雅;奇才擅长刻画诗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近代思想家严复,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下联典指明代诗画篆刻家严拭,能诗、善画、工篆刻 。
几道长留天演论;介溪永驻钤山堂——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严复,字几道,曾译《天演论》 。下联典指明代弘治进士严嵩,号介溪,有《钤山堂集》 。星耀辰垣封郑国;风流辅列典秘书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剑南节度使严武,功封郑国公 。下联典指唐代名人严协律 。
春暖烟波人下钓;夜深花月客垂帘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汉初会稽余姚人严光(本姓庄,避明帝讳改姓严),字子陵,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建东汉即帝位的后,他改名隐居 。刘秀派人到处寻找,后召至京城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小肯接受,归隐于富春山 。罄矗人们把富春江上他垂钓的地方叫“严陵濑”、“严子陵钓台” 。
水光风力俱相怯;星象烟云喜共和 。——严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严复撰书联 。
千秋大雅扶轮手:一片寒泉荐菊心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福建省邵武县严羽祠联 。
〖严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万石类妪,贤扬东海;三体居士,高卧中林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东海下邳人严延年的母亲 。严延年,字次卿,年轻时学习法律,宣帝官侍御史,曾弹劾大司马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二十七天后又废去,朝中教都很惧怕他 。任涿郡太守时,镇压豪强东高氏、西高氏 。任河南太守,又摧折豪强,杀了很多人,被称为“屠伯” 。他母亲从东海来,正遇上处决犯人,便不肯入家门,斥责他说:“天道神明,对人不能只管杀 。我不愿以老年人见年轻人受刑戮!”说完,便回东海去了 。严延年兄弟五人都做到高官,东海人称他母亲为“万石严妪 。下联典指宋代羽族人严参,字少鲁,志气伟岸,断绝与人交往 。有人劝他广结朋友,他则捂着耳朵不回答 。
天禄谈经,独晰公羊之旨;富春垂钓,人钦肥遁之风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西汉·严彭祖 。下联典指东汉·严光 。
秋水名篇,锦绣文章绵世泽;春山垂钓,聊将竿竹蕴经纶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严氏宗祠联 。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文学家、哲学家庄周,因严由庄姓所改,故有把庄周亦当作先祖也,《秋水篇》《南华篇》都是庄周的文章 。
系在楚庄,开自西汉,赐姓以来,分开水波流,世端祀典;派由遄顼,衍溯桐庐,肇基而后,挹春山气脉,代起人文 。——佚名撰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严氏宗祠联 。全联典指严姓的源流 。
附录:【严姓典故、趣事】
〖严亚照案〗1826年(清道光六年)初,在澳门的华人少年严亚照被葡萄牙少校法瓦乔(Favacho)杀害,其母严徐氏向香山县府指控杀人凶手 。香山县府要求澳葡当局将被告送交香山县丞衙门审讯 。澳葡当局讹称“凶手”是帝汶奴隶麦努埃尔,声称凶手应按葡萄牙法律判罪 。严徐氏即至广州上诉,两广总督阮元派广州知府高廷瑶去澳门查处,高廷瑶多次向澳葡当局索取凶犯,仍遭拒绝,仅让中国官员在澳门狱中面讯“罪犯” 。结果,中国官员确认此人因醉酒杀人,澳葡当局又坚持照葡萄牙法律处决罪犯 。3月13日,在澳门绞死这名帝汶奴隶时,聚集在刑场上的居澳华人发生暴动 。他们认为被处决者无罪,凶手却逍遥法外,还用砖石投掷中葡官员,捣毁法瓦乔的住宅,甚至准备冲击大炮台 。澳门总督出动配备有野战炮的军队及炮船,并击毙了一名中国居民,才勉强镇住局势 。居澳华人还要求中断对澳门葡人的粮食供应,因中国官府的阻挠而未能成功 。
严遂:战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 。史载其初仕韩国,因与韩相侠累结仇,遂投齐 。
严遵: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 。美献,精《大易》,遵从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认为虚无是世界的本原,隐居不仕,以卜筮为生 。著《老子指归》 。
严助:汉代会稽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有贤德 。时武帝求才,邵举助,帝拜为中大夫,后又任会稽太守,百姓称其为“会稽贤守” 。
严光:字子陵,会稽郡余姚(今属浙江)人 。少曾与光武帝刘秀游学,有高名 。笮愠频郏欲召光为谏议大夫,光隐姓埋名于浙江富春山,以垂钓自娱 。
严绶:唐代蜀(今四川)人,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傅 。为政宽厚,所辖之地土马蕃息,境内安平 。
严仁:邵武(今属福建)人,宋代诗人,好古博雅,有《清江矣欠乃集》流于世 。
严羽:邵武人,宋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沧浪集》二卷,现传世作品有《沧浪诗话》一卷 。
严嵩:袁州分宜(今属江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太师,专国政二十余载,陷害忠良颇多 。其工诗古文辞,著有《钤山堂集》,刻《历官表奏》十二卷 。严嵩死后,其子严世蕃独揽朝政,卖官鬻爵,大肆挥霍,后为林润所劾,遂处死 。
严澄: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代音乐家,“虞山派”代表人物 。其演奏风格清微淡远,著《松弦馆琴谱》等 。
严拭:常熟人,明代诗画篆刻家,崇祯年间进士 。能诗、善画、工篆刻,时人谓其“文才武略” 。
严复:福建福州人,清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曾任北洋海军学堂教授、京师大学校长等职 。译《天演论》、《中国教育议》等,另著《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等,其中不乏有译成别国文字,流传国外之作 。
严彭祖:汉代东海下邳(今江苏邳州)人,官任河南东郡太守、太子太傅等职 。早年与颜安乐同学于眭孟,精“四书”、“五经”,对《公羊春秋》的解说精辟至极,曾谈经于天禄阁 。
严可均: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代文字学家,嘉庆年间举人 。其对文字音韵有深入研究,撰《说文声类》、《铁桥漫稿》等,另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书 。
严绳孙:江苏无锡人,清代文学家 。康熙时兴博学鸿词,授检讨,曾参与编修《明史》 。工于诗,亦能画,著有《秋水集》 。
严遂成:浙江省乌程人,清代诗人,著有《海珊诗钞》十一卷,补遗二卷、《明史杂咏》四卷、《诗经序传辑疑》二卷等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