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奇私服发布站

      雍氏

      分布地区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 。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 。平原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

      历史来源

      「雍」源出

      雍(Yōng壅雝)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 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 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 。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 。 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2、出自姞姓,以邑名为氏 。 据《古今姓氏辩证》记载说,黄帝的后代中,在商、 周之间有的食采于雍邑这个地方,就以邑名为氏, 称为雍氏 。因此雍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得更早 。望族居于京兆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 。

      得姓始祖

      雍伯 。 雍氏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朝王室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 。周成王继位之后,  雍伯被封于雍国,成为周天子的诸侯 。古代雍国的所在地就是在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东北与修武县接境的地方 。根据《通志·氏族略》山东记载,雍读去声,原来是雍伯受封之国,雍伯的后裔称为雍氏 。 而《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也指出,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雍氏 。 

      迁徙分布

      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雍姓出自姬姓 。上古周朝时,武王姬发打败纣王得天下以后,分封诸侯,将他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封在雍(今河南焦作市一带,一说河南省沁阳县一带)为伯,人称雍伯 。雍伯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姓氏,称为雍氏,世代相传, 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

      堂号

      雍姓的主要堂号有:“燕贻堂”等 。

      【雍姓宗祠通用对联】

      〖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望出平原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雍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

      返舟县令;种玉良缘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雍泰为吴县县令,旧令离任, 惯例馈楼船,惟泰不受 。下联典出《搜神记》雍伯种玉得美妇的故事 。

      〖雍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熙日围棋国手;兴元山水画家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围棋国手雍熙日,无为人 。著有《弈正》 。下联典指宋代山水画家雍云,兴元人 。字幼山,进士出身,工山水,又善墨竹墨梅 。 

      〖雍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治国传循良之誉;工诗擅风雅之宗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狄道人雍焯,字阎仲,嘉靖年间官监察御史,曾巡按山东, 奉公守法而有风采 。下联典指唐代成都人雍陶,字国钧,太和年间进士 。 擅长写诗,大中年间官国子《毛诗》博士,后出任简州刺史 。

      〖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乘夜破寇, 功封县男;修城缮学,惠播富川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龙州别驾雍无逸,吐蕃入寇,乘稚、夜破之,以功封什邡县男 。 下联典指明代富川知县雍恭, 字可南, 清水人 。 富川地多瘴,前宫避古城寨莅事 。恭修城缮学,复居县治,百姓安之 。

      书数纷更,直道驰声太学;才长吟咏,德政留名简州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太学生雍冲事典 。  雍冲,洋州人 。下联典指唐代国子毛诗博士雍陶,官简州刺史, 有德政 。

      附录: 【雍姓典故、趣事——种玉之缘】《 搜神记》说: “洛阳杨雍伯常施义浆,解行路人口渴 。”后有一人,把石于一斗,给予雍伯 。并且说:“把石子种了,可得美玉,并得美妇 。 ”雍伯就把石子种在田里 。罄从冶逼徐氏有女,很美,雍伯欲聘其为妻,徐氏道:“需要白璧一双为聘礼 。”雍伯就在种石处掘得白璧五双, 喜聘徐女 。罄矗人们称良缘为“诗题红叶”或“种玉之缘”、“种玉为缘” 。   

      家族名人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