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源出
习(Xí习)姓源出有二:1、以国名为姓 。中国古代有诸侯国习国,灭国后,其公族有的以原国名命姓,遂为习姓。2、以地名为姓 。春秋时期有地名少习,在今陕西商县东180多里,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地名为习姓 。
得姓始祖
习响 。习姓的得姓是以国为姓 。根据《风俗通》记载,习是一个古国名,汉代有习响,曾出任陈相 。而《左传·杜预注》上记载,习氏,是以地为氏的姓氏 。少习原是一个地名,在折县东之武关,望族出自襄阳 。古代有诸侯国习国,习国被消灭后,其国人才以国为氏,而称为习氏 。古代的习国,所在地就在现在的陕西省丹凤县武关附近少习山一带 。望族居于东阳郡,即今天的浙江省金华市 。习氏后人尊习响为习姓的始祖 。
堂号
忠烈堂:蜀汉时有习珍,为零陵都尉 。孙权袭杀关羽,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 。孙权派使者来招降,习珍大义凛然地说:“请回去告诉碧眼儿,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最后因粮绝,援兵不到,便拔剑自杀报国 。
迁徙分布
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习姓出自地名 。春秋时的一个地名,名少习山(今陕西省凤阳县),当地的居名就以地名为姓氏,为习氏 。关于习的来源,还有一个认为(不过此说法史书注释不够详 。因此没列入正式的起源) 。古时有一小诸候国曾用习做国名,而国人就以此为家姓相传 。传说西梁氏及夫躬的后代都有改姓为习的 。
【习姓宗祠通用对联】
〖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习国;望出襄阳 。——佚名撰习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习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
〖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史笔擅春秋之誉;岘山留沼薮之华 。——佚名撰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襄阳人习凿齿,字彦威,博学广闻,以文笔著称,得桓温器重,官从事别驾,后任荥阳太守 。桓温阴谋称帝,习凿著《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而贬曹魏,用来讽桓温 。下联典指东汉襄阳人习郁,字文通,官侍中 。曾在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建造鱼池,池边筑高堤,堤上种竹及长楸芙蓉,人称“习氏佳园地” 。
〖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斑流管馨,擅荆襄之秀;蓉楸垂映,挹汉沔之华 。——佚名撰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习凿齿,襄阳人 。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下联典指东汉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 。堤岸种竹及长楸芙蓉 。
习珍:蜀汉时有习珍,为零陵都尉 。孙权袭杀关羽,习珍于零陵孤军抗吴 。孙权派使者来招降,习珍大义凛然地说:“请回去告诉碧眼儿,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最后因粮绝,援兵不到,便拔剑自杀报国 。
习温:东吴襄阳人 。自幼爱读圣贤书,识度广大,为官清正廉洁,不以权势自居自傲 。曾斥责他的儿子:“生于乱世,贵而能贫,始可以无患 。怎能以侈靡竞赛呢!”
习郁:字文通,襄阳人,封襄阳侯,融子 。初为侍中 。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樊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 。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 。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 。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游憩于此,酒醉而归 。说“此我高阳池也” 。池背负岘山,面临汉水,苍松翠柏,风景优美,自古以来游人接踵而至 。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皮日休、贾岛等,均有诗描写习家池景色 。
习凿齿:字彦威 。东晋史学家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少有志气,发愤读书,博学多闻,以能文著称 。他曾为东晋大将醒温幕僚,升别驾,后与桓温意见不合,出任荥阳太守 。因脚疾,解职归襄阳 。以后又曾叫他回朝廷修辑国史 。十六国时,前秦国王苻坚南下攻晋,陷襄阳,其时凿齿在家闲居,苻坚素慕他的才学与名望,曾派车马将他请去,遗赠颇多 。不久,他假称脚有 。仍电襄阳 。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 。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记了近三百年的史事 。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现操为篡逆 。认为晋司马氏虽受魏禅,应是继承汉祚,不应继魏 。融,晋朝国统不正,不能昭示后世 。(南宋理学家朱熹很同意这个观点,在《通鉴纲目》中说到这件事)正办为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 。他普专程去隆中凭吊也明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记叙了也明故宅的情景,论述了也明志在只兴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颂扬了公正无私,执法严明 。鞠躬尽瘁,死而后生的思想作风 。在他的著作中,还收录了阳明的《后出师表》,对考证此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习辟缰:(生卒年待考),著名晋朝将领,骠骑从事中郎将 。
习经:(生卒年待考),字嘉言,号寅清居士,自号寻乐翁,新喻人 。著名明朝文学家 。公元1424年前后即明成祖永乐末前后在世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举进士第 。以试黄鹦赋称旨,擢授编修 。官终詹事府詹事 。经文结构有法,诗工七言长句 。有寻乐文集二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习嘉言:(生卒年待考),江西新余人 。著名明朝大臣 。习嘉言在明永乐年间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官至太常寺少卿、詹事府詹事 。曾主持过京闱乡试,著有《温室稿》、《西垣漫稿》、《寻乐集》二十卷 。至今,白梅村仍保留有习嘉言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