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传奇私服

      艾氏

      分布地区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 。相当于今甘肃省乡以东及陇西地区 。治所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 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 。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 。

      历史来源

      「艾」源出

      艾(ài)姓源出有四:1、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为氏 。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 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 。据《 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出自春秋孔艾之后,以封地名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 。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 。故《通志·氏族》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 3、出自复姓改为艾氏 。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艾斤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单姓艾氏,称艾姓 。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来自经名首音 。 如清代, 归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后裔遂以艾为姓 。 回族艾姓从西亚迁徙而来中土.为唐时外来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 。

      得姓始祖

      汝艾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后代,望族出自天水、陇西、汝南 。但田齐有艾子封于艾山,亦姓艾氏 。 艾氏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中兴夏室之时 。当时,辅佐少康中兴大业的群臣之中,有一位汝艾, 而艾姓中国人, 便是这位汝艾的后裔, 以王父字为氏,而称为艾氏 。另外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 艾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孔艾的后代 。同样, 根据《 魏书·官氏志》上记载,艾氏是《晏子春秋》所载的大夫孔艾之后,望族出于陇西、 河南、天水 。 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艾氏后人尊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 。

      迁徙分布

      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最早出现在上古西夏国王少康的大臣名为汝艾,他在当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贵族,后代就取“艾”为姓 。 另个艾姓来自于春秋时期 。有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名为田孔封于艾山(今山东省泰安县), 世称艾子或艾孔,他的后代就以地名“艾”字为姓 。 再有一个说法是北魏时去斤氏的后代也有改为艾姓的 。

      堂号

      爱民堂: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恨恶吏 。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 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艾姓宗祠通用对联】

      〖艾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陵邑新世第;天水道脉长 。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艾姓宗祠通用堂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 。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 。下联典指艾姓的望族居天水郡 。

      〖艾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勋戚因而敛手;百姓赖以入安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朝勋戚(勋臣与皇亲两种家族)与民争田,勘实,悉归之民 。 下联典指明巡抚艾璞, 诏求直言 。恢复了朱瑄的老办法,田赋征收耗米略有下降 。

      〖艾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乾德著倕和之绩;治功膺纶玺之褒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人艾预,考科举时挥毫而就,被选拔为甲科进士。“乾德”,谓天德, 上天的恩泽 。相传艾预赴乡举时, 有老儒授他《左传》一书,对他说:“熟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得到富贵 。”而试题恰巧是其中的内容 。“倕和”,指古代传说中的巧匠 。下联典指宋代人艾中儒,至道年间任两浙盐官,治绩突出,受朝廷褒奖 。 “纶玺”,指皇帝颁发的诏令 。

      试宏词以登首 。皇茏蟠而擢甲科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艾晟,政和年间试宏词科,名标头等 。下联典指宋·艾预遇老儒授其《左传》曰:“熟此当可取富贵 。”后果中进士 。

      附录:【艾姓典故、趣事】

      〖不知诗为何物〗艾子喜欢作诗 。一天, 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 。夜间, 他听到邻屋里有人说话:“一首 。”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 。 ”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 。躺到拂晓,共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 亦即六七首也 。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  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 。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 。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 。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看一下 。”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 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 。”始终拒绝拿出诗来 。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不是诗吗?”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 。 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 夜里找不到手纸,于是就用手揩 。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 。 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首’ 。”艾子听了,羞惭不已 。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艾子杖孙〗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 。艾子非常讨厌他,经常用楸木杖打他, 但他老是不改 。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 。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愈加愤怒,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儿子也无可奈何 。一个冬天的早晨,下着鹅毛大雪,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 。艾子发现了,脱光孙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冻得他浑身发抖,直打寒颤,煞是可怜 。儿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脱去衣服跪在其子旁边 。 艾子见了, 惊问道:“你儿有过错,理当受此惩罚;你有何罪,跟他跪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 。 ”艾子不由得笑了起来,饶恕了他们父子 。——明·陆灼《艾子后语》    

      家族名人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