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源出
夏侯(Xiàhóu)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 。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得姓始祖
夏禹 。夏侯氏出自姒姓,为大禹的后代,得姓始祖为夏候佗 。周代,夏禹裔孙东楼公受封为杞候(今河南杞县) 。公元前445年,杞国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之后,给以采地,封以候爵,以奉夏的祖先禹之祭祀,称为夏候,其后世子孙遂以夏候为姓,成为夏候氏 。故夏侯氏后人奉夏禹为夏侯姓的始祖 。
迁徙分布
夏侯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从《姓谱》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两书中的记载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夏侯氏的历史渊源 。夏侯氏和单姓的夏氏本是一家,只是夏氏为兄,夏侯氏为弟罢了 。春秋时代的杞国被楚国并灭之后(约于公元前445年),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裔,封他为爵侯,于是称他为夏侯氏 。其后世子孙便以夏侯为姓 。得姓历史应该是距今2400年左右 。夏候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设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 。鲁国郡,西汉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到三国魏及晋代又改为鲁郡,其地相当于今山东曲阜、泗水一带 。
堂号
汝阴堂:西汉时有夏侯婴,自幼年起就与汉高祖刘邦是好朋友 。刘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婴为太仆 。夏侯婴随刘邦击项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为汝阴侯 。夏侯氏因以“汝阴”为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