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传奇私服

    拓拔氏

    分布地区

    颖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 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 。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 。 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 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 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 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 。南北朝时期东北魏王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 。  隋朝初期曾废黜颖川郡 。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 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 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 。

    历史来源

    拓跋(Tuò bá)姓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亦称托跋)部拓跋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2.出自鲜卑拓跋部落 。3.源于改姓,出自西汉李氏之后李穆改为拓跋氏, 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4.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金紫光禄大夫源子邕之后,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

    得姓始祖

    拓跋力微 。据《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 。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所谓统国三十六, 大姓九十九, 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 。拓跋毛后, 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 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移动 。“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 。 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 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 。“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 。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  始居匈奴之故地 。  ”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 。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 。在《魏书· 序纪》里,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 活了一百零四岁 。在拓跋氏历史上,力微是有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始祖 。 

    迁徙分布

    拓跋氏复姓或是古老的鲜卑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四位门阀,得姓历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拓跋氏望出颖川郡、雁门郡 。拓跋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 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 。 笮⑽牡鄹奈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 。”另《北史·魏本纪》、《通志· 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 。 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 。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 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 南至淮河、秦岭为界 。共历17帝,171年 。 拓跋姓望居颍川郡(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禹州一带地区)、雁门郡(战国时赵国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

    堂号

    颖川堂:以望立堂 。 
    雁门堂:以望立堂 。

    家族名人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371-409),北魏(386-556)王朝的建立者,386-409年在位 。
    拓跋嗣:北魏明元帝(392-423),409-423年在位 。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408-452),423-452年在位 。字佛貍 。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471-499),即拓跋宏,亦即元宏,北魏皇帝。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