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奇发布网

      范氏

      分布地区

      山东高平郡 。

      历史来源

      「范」源出

      1. 出自祁姓, 为帝尧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 。范氏比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据《姓纂》的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 。笄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 范姓始祖唐,迁之杜,为杜伯 。 杜伯无罪见杀, 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遂为士氏,称士蒍,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 。2.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左传文公九年,有范山 。3.少数民族范姓 。 

      得姓始祖

      士会(约公元前660年—公元前583年)即范武子(随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 。祁姓,士氏,名会, 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 。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国,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 。蟊徽远苡眉朴回晋国 。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班师 。荀林父死,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 。郤克使齐受辱,请求伐齐不得,士会担心晋国发生内乱,告老让郤克为执政 。二十年后,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 赵武、叔向等犹追思士会,欲从之游 。范姓尊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 。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范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西、河南和湖北地区 。秦汉时,范姓已经分布到、 河北、山东、江苏等长江以北地区,随后进入江南地区 。 宋朝时期,范姓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 。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7%, 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 陕西,这五省的范姓又集中了31% 。四川为范姓第一大 。 居住了范姓总人口的20% 。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范姓大约有43万人,  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二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范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范姓人口净减少了26万 。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 范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福建, 这三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山东,这三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5% 。浙江省的范姓人口约占范姓总人口的20%,为范姓第一大省 。全国范姓中心由北、由西向东南漂移,形成了浙苏闽赣的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 

      当代范姓的人口已近460万, 为全国第五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山东三 。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 辽宁、 黑龙江、山西,这六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9% 。 幽鲜∈欠缎盏谝淮笫 。约占范姓总人口的17% 。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地区 。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晋豫鲁、冀京津、 皖苏沪浙、辽吉黑、陕宁蒙大部、 鄂赣闽大部、台湾北部, 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3%,居住了大约72.5%的范姓人口 。在四川东部、 重庆、云南北端和西南、贵州西北、甘肃大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湖北西南、 湖南东北部、 赣闽台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部, 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间, 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8%, 居住了大约18.4%的范姓人口 。

      堂号

      范姓的主要堂号有:“高平堂”、“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 “崇本堂”、 “敦本堂”、 “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经义堂”、“逵道堂”等 。

      家族名人

      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 又称范伯、邸夷子皮、陶朱公。 楚国宛三户人(今河南南阳) 。著名春秋后期越国政治家、 军事家、谋略家 。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封上将军 。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苏州),现在考察出来,范公出生在(河北正定),著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 。曾任参知政事。 逝世后封楚国公, 谥号“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 。子范纯仁哲宗时为宰相,范纯礼为尚书右丞,范纯粹为龙图阁直学士 。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 。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 。淳熙五年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是著名“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封崇国公,谥文穆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