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私服

    汤氏

    分布地区

    中山郡:战国为中山国, 都顾(今河北定县) 。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 。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 焊叩壑每ぁ景帝改为国, 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后燕以为都城 。隋废 。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 。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 。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 。 宝应元年(762)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 。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 。 大历四年(769)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

    历史来源

    汉族汤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 。

    「汤」源出 

    汤氏起源: 1.系出子姓,始祖成汤,以谥号为氏 。成汤,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 。灭夏建商后,定都毫 。死后谥成汤 。其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 。2.出自子姓, 商末宋国君偃之后,  因避祸所改 。 《史记· 殷本纪》载,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旧都周围分封给商纣王庶兄微子, 建立宋国 。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 。 改姓子, 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改子姓为汤姓 。3.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 。据《  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满、侗、蒙、 土等民族均有汤姓 。
    得姓始祖

    商汤。皇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 长玄嚣,次昌意。皇帝崩,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厹帝 。 厹帝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娶简狄为妻,  生契 。 契佐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司徒封于商,并赐姓, 是为成汤始祖 。

    汤姓分布

    先秦时期,汤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 。汉朝时,汤姓已经东移江苏、南涉越南北部 。唐朝时期,汤姓随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分布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 四川、福建等地,明朝时汤姓南迁两广地区 。清初汤姓进人台湾 。 宋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2万人, 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九十八位 。汤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36.7%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 江苏、安徽、 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河南 。全国形成了东部赣苏为中心的汤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 排在第九十一位 。 明朝时期,江西为汤姓第一大 。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24%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浙江、安徽,这四省汤姓大约占汤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这三省的汤姓又集中了16% 。宋、元、明期间,汤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 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 。全国仍以赣、苏、 浙、皖为汤姓的聚集地 。

    当代汉族汤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汤姓人口由19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汤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汤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 。汤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 福建、湖北四 。大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四川、浙江、安徽、广东、江西,这五省的汤姓又集中了27% 。 南为汤姓第一大 。 占汤姓总人口的17% 。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汤姓分布带 。在近600年间,汤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 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 由东部向华中和四川的移动成为汤姓迁移的主流 。 汤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 。汤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浙沪、闽台、皖苏南部、湖北大部、广东大部、云南大部、 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7%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63%的汤姓人群 。 在皖苏北部、 山东东部、北、 川渝贵、云南西部、 广西、广东西部、 海部, 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9%一0.27% 。 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2%的汤姓人群 。

    堂号

    掬星堂、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 。

    玉茗堂:明朝汤显祖,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 。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 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 于是被罢了官 。 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 著有《玉茗堂集》 。

    其它堂号: ①郡望堂号:中山、范阳 。②自立堂号:临川、义士、叙睦、光裕、双桂、  丹桂等 。

    家族名人

    汤显祖: (1550-1617), 明戏曲作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明临川(今属江西)人 。 精研词曲与传奇,以著述为事 。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 《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 。其中尤以《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最负盛名,另有诗文《玉茗堂全集》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