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吗?下面拍拍部落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万历年间,任吏部郎中的顾宪成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回家,他回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学院开始授课。除了正常讲课外,顾宪成还在学院里传播思想,提倡朝廷广开言路,改善一下现在国内民不聊生的情况。
吏部郎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海内士大夫多附之,“东林”之名自是始。
这样看来东林党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此时的东林党只有学院老师和学生参与的活动,后来随着政治人员、巨富商人的不断加入,东林党的本质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排斥除东林党以外的所有成员,开始和官员斗争、和别的党系斗争、和皇帝斗争,总的来说一切为了利益为目的。
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
宦官集团的领头人魏忠贤从以前的赌徒、混混一路爬升到权倾朝鲜的“九千岁”,心智手段样样不缺,一入宫就认了当时极受宠信的大太监魏朝为干爹,后又和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对食。
他利用客氏和天启皇帝的关系被委以重任,后来的魏忠贤手握东厂,拥有了朝堂上大部分的话语权。至此,魏忠贤大权在握,又因政见不同与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开始了数十年的斗争。
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扎心的敛财原因
作为天启皇帝当政时势力最大的两个党派,宦官集团和东林党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开始时,魏忠贤还向东林党伸过橄榄枝,但是东林党瞧不上魏忠贤这样的宦官,断然拒绝了。
恼羞成怒的魏忠贤开始对东林党的主要人员大肆迫害,就这样宦官集团和东林党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忠贤愤甚,欲尽杀异己者。
东林党的党羽大部分都是江南人士,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江南工商业的保护伞,他们向皇帝提议说那些工人欺上瞒下,江南富商也是受害者不应该收他们的税。
天启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不向富商收税,然而国家的财政也需要钱,这些钱怎么来呢?只能增加普通百姓的税赋,但百姓辛苦种一年的地又能有多少钱。
魏忠贤作为一个宦官自然是不会有子嗣的,除了权利外只有金银财宝能引起他的兴趣,他曾经为了敛财卖官卖爵,可官员数量毕竟就是那些,卖完了也就没有了。
魏忠贤自己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知道寻常百姓身上根本榨不出什么油水,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江南富商的口袋里,江南人杰地灵经济发达,随便交点税就够他逍遥很久了。
当然,聪明的魏忠贤也不会傻到直接将钱财捞进自己的腰包,而是打着给边防军队送粮、发军饷的口号。
因为他深知明朝想要抵抗清军,必须有坚固的国防力量,必然要将边关军人的基本需求保障好。
从某个角度来说,魏忠贤虽然敛财的原因有些扎心,是为了填充自己的小金库,但他没有耽误给士兵发军饷、供粮草,实打实的为固守大明的江山贡献了一些力量。
魏忠贤执政期间,坚定万历矿监政策,向中上层收税。
天启皇帝虽然有心同意东林党人的建议,可魏忠贤却不答应,他恢复了工商业的税收加收海税,逼迫那些富商交钱,不交就是想造反、就是拖朝廷后腿,东林党背后站着的富商不得不交钱纳税。
在魏忠贤干预朝政时期,工商业和盐税一共收了七百多万两,这些钱财虽然一部分就进入了魏忠贤的私库,但更大一部分进入了国库,用于军队开支和国家运转。
魏忠贤的军事安排
宦官集团和东林党的第二个矛盾点在于对清兵的态度上,宦官集团虽然心狠手辣,但若是皇帝不存在他们的地位就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让他们秉承着“主战”的态度。
宦官集团认为清军的欲望根本不会满足,只有彻底吞没了大明王朝取而代之,他们才会善罢甘休。
魏忠贤自己就是个阉人,如同上述所言明朝存在时他是人人敬着的“九千九百岁”,一旦清兵入关他自己啥也不是,肯定不会落到什么好下场。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魏忠贤虽然不得人心,与诸多的武将之间也存在矛盾,但袁崇焕、孙承宗和吴三桂等大将皆受到了他间接的支持,最起码很少没有拖欠过军饷和粮草。
袁崇焕、孙承宗等人被分配在辽东地区,甚至于在大明朝每年几百万两的军费支持下,他们还不断完善历史上有名的关宁锦防线,确保清兵不敢来犯。
蓟辽提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
将吴三桂也被发安排在了山海关,万一辽东地区有战争他可以马上带兵增援,魏忠贤的指示和三位大将的配合下,至崇祯登基前期清兵不曾越过辽东地区一步。
反观东林党却只会窝里斗,面对清军他们频频当起了缩头乌龟,提议讲和、只会讲和。
另一点就是打仗就需要耗费钱财,这些钱财大多都来源于东林党背后的巨商,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明朝末期,天启皇帝英年早逝崇祯皇帝继位,为了彻底掌控皇权他将魏忠贤逼死,官宦集团和东林党的斗争才结束,但对于崇祯来说这是另一场巨大灾难的开始。
始盖逐忠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
魏忠贤在的时候利用残酷的手段压得东林党不敢猖獗,魏忠贤死后无人再限制他们,以至于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落在了东林党手里,东林党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想必大家都清楚,不忠不仁、重利轻义。
他们将百姓辛苦种植的粮食卖给敌人以赚取银两,还曾经为了钱财勾结倭寇将大明朝的武器走私到别的地方去,为了将自己的走私生意做大更是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都偷了出来。
可以说为了钱财什么坏事都做尽了,奈何这样一群巨富团体却是一群软骨头,每每清军来犯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提出向清军求和,后来还设计将袁崇焕冤死导致朝纲大乱。
既而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
崇祯皇帝执政时期,东林党再度将“取消商税”的事情提出来,可笑的是,崇祯皇帝居然答应了,后来把这一部分税收分摊到天下的百姓身上。
自朱由检继位以来,明朝大部分地区连年干旱、蝗灾,老百姓手里哪会有余钱,以至于明朝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辽东将士的军饷发不出来、粮草供给不足。
甚至于因没有军费的支持,纵横200里的关宁锦防线也是名存实亡,被皇太极一点点的蚕食。其实,天启皇帝临死之前就曾告诉崇祯皇帝,魏忠贤是忠心的可以重用,奈何崇祯皇帝不听。
从某个角度来说,魏忠贤死的时候就代表着明朝已经灭亡了。
亦或者说,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之后应该扶持另外一个“魏忠贤”,这才是皇帝制衡百官的一种手段,可惜崇祯皇帝却偏听偏信东林党,以至于最终吊死在煤山之上。
如此观之,魏忠贤虽然不是一个好人,用私行、仗杀无辜、残害忠良,更改税收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敛财。
但不得不说边关的将士们也确实收到了好处,最起码不受冻、不挨饿,关宁锦防线也没有崩溃。
因此,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他们斗是应该的,虽然说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但是却实打实的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可惜崇祯皇帝没有看到这一点,直至临死的时候才怒吼:
“百官误我”
但却为时晚矣,大明朝已经无药可救,李自成已经攻入北京城。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诚于国家、为民谋福祉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详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别克帖儿和铁木真就是其中两位杰出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令人瞩目的故事。其中,袁春望与璎珞女儿的命运交汇,成为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引起无数争议的名字。关于他是否为皇子的问题,历史学家详情
郑余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我们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文学、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独特的身份和贡献而引人注目。蒲寿庚,这个名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行为和选择而被赋予了复杂的身份标签。蒲寿庚详情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故居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与变迁。今天,我们要带详情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有一位书法家,他的名字叫李二曲。他的书法作品既继承了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才情、智慧和传奇故事成为详情
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位名叫李二曲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堪称一代宗师。本文将详细介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详情
李二曲,一位活跃在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本文将探讨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传颂千古。今天,我们要讲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勇的将领和智者,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韧的精神,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渡渡鸟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拍拍部落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详情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词,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