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老兵,当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与不屈,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却心存歉疚。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的纪念南京保卫战76周年座谈会上,吴春祥、张修齐、冯宗尧和程云4位老兵一起向南京人民敬礼:“我等几位对不起南京人民,12月12日撤退的时候部队慌乱,没能很好地组织战斗,使得南京人民在之后的日子里饱受痛苦,在此向南京人民道歉了……”
浴血奋战
程云: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靠肉搏
程云和吴春祥都参加过南京保卫战,
程云生于1920年,15岁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武汉分校教导总队十一期步兵科。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南京,南京守卫部队紧急抽调黄埔生赶赴战场担任军官,17岁的程云跟随部队来到南京,担任见习排长。年轻的他并不知道,他即将参加的就是南京保卫战。
“和我们对抗的日本军队武器十分精良,还有空军和坦克支援,可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靠挖战壕,等日本兵靠近了再肉搏。”程云叹了一口气,“我们死守了七天七夜,晚上睡在战壕里,谁都不敢合眼!”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程云端起一把德国造的二十连发冲锋枪疯狂地向日军扫射。12月12日下午,阵地守不住了,部队开始撤退,程云的腿受了伤。
吴春祥:奉命到光华门附近阻击敌人
吴春祥也亲历了南京保卫战,为了防止日军的空袭和炮火,他们在城墙脚下挖了很多防空洞,每个洞可以容纳两三个人,因为是新兵连,所以迟迟没有接到上战场的命令。直到12月12日,这支类似机动的新兵连,奉命到光华门附近阻击敌人。可是当天下午5时,负责指挥南京保卫战的卫戍司令唐生智已经下达撤退的命令。吴春祥知道,日军攻破了中华门,南京失守已成定局。
南京保卫战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此后8年抗战,他又经历了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等大小战斗数十次,官阶最高至中校主任。
冯宗尧:很快就学会了开坦克
冯宗尧是黄埔18期学生,参加了远征军的集训。1944年,冯宗尧成为了中国远征军战车第七营第二连少尉副排。参加远征军到达缅北之后,他被派往印度兰姆伽,这里是中国军队和同盟国军队的后方。冯宗尧被编入战车第七营第二连,随后兼任坦克教练。
冯宗尧老人告诉记者,坦克兵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不过对于他这样的黄埔辎重兵来说,他很快就学会了开坦克。冯宗尧几次想上前线,都被上级留了下来,要求他在兰姆伽做坦克教练。当时,中国军队配备的是M3A3坦克,坦克重量为15吨,在当时属轻型坦克。
张修齐:50多位同学一天战死37位
张修齐老人则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1937年冬,在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读高二的他弃文从戎,毅然报考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15期学员,时年17岁。1940年毕业后,他担任国民党第10军第190师迫击炮营第3连第2排排长,在浙江萧山地区参加抗日战役。后来,他所在部队成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主力部队,曾与日军近距离搏杀。“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残酷,子弹在耳边飞过的声音,炮弹在身旁爆炸的声音,我都清楚记得。后期我们一个步兵连有50多位同学与日军肉搏,一天战死37位。”张修齐直言:“我虽然是老兵,但没有像吴春祥、程云那样参加南京保卫战,感谢大家正确对待历史。”
心底的痛
“我等几位对不起南京人民”
座谈会上,4位老兵相谈甚欢。
冯宗尧告诫年轻人,“现在,中国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但爱国这个词是永恒的,我丝毫不后悔当年参加抗战,希望今天投笔从戎的青年也不要后悔……不能当亡国奴,当亡国奴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他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缺,年青人,要么不学,学就要当尖子,“任何时候,爱国热情是原动力,希望年轻人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好男儿就要当兵保太平,参加祖国的国防。”
会上,老兵吴春祥说,想起当年,“南京老百姓积极支持保卫战,为我们送茶水和饮食、油盐,抬担架,我要向大家道个歉,在13号之前,我们撤离了南京,让南京城遭受生灵涂炭。”
在吴春祥老人的建议下,四位老兵向南京人民敬礼,同时表示了对南京人民的歉意,他说:“我等几位对不起南京人民,12月12日撤退的时候部队慌乱,没能很好地组织战斗,使得南京人民在之后的日子里饱受痛苦,在此向南京人民道歉了……”
不过,程云和冯宗尧老人表示,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有恙,敬礼时未能做到标准敬礼,他们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现代快报记者 毛丽萍
编后
亲爱的老兵
不要说对不起
亲爱的老兵,敬爱的长辈,请不要说对不起。
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不曾亲临一线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你们为国家和民族抛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你们,已经付出太多太多。
尽管南京沦陷、血腥屠杀,是我们永远难以忘却的痛,但你们,还有那些投身于这场血雨腥风中的千千万万名战士,都无需自责,铭记历史才是我们现在共同的责任。
请老兵们接受我们由衷的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诚于国家、为民谋福祉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详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别克帖儿和铁木真就是其中两位杰出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令人瞩目的故事。其中,袁春望与璎珞女儿的命运交汇,成为详情
袁春望,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引起无数争议的名字。关于他是否为皇子的问题,历史学家详情
郑余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我们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文学、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独特的身份和贡献而引人注目。蒲寿庚,这个名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行为和选择而被赋予了复杂的身份标签。蒲寿庚详情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故居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与变迁。今天,我们要带详情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有一位书法家,他的名字叫李二曲。他的书法作品既继承了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才情、智慧和传奇故事成为详情
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位名叫李二曲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堪称一代宗师。本文将详细介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一生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详情
李二曲,一位活跃在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本文将探讨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传颂千古。今天,我们要讲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勇的将领和智者,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韧的精神,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拍拍部落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渡渡鸟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拍拍部落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详情
李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在当时引起了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词,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