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共169年 。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刘宋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59年 。齐共23年,历3代7帝 。梁共52年,历3代4帝 。陈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 。在北方,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而后统一黄河流域 。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此后,东魏为北齐所代替 。西魏为北周所代替 。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后都城洛阳 。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历9代12帝 。东魏以邺城为都,历1主16年,西魏都长安,经3帝,共享国22年 。北齐是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的政权,立国28年,有3代6帝 。北周是宇文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历3代5帝,计24年 。历史上把北方的五个朝代总称为北朝 。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铜山),生于京口(今镇江),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 。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宋开国之君 。于隆安三年,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致力于北伐,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 。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土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
人物年表
公元363年,刘裕出生 。
公元404年,刘裕平定桓玄叛乱,成为东晋最后一个权臣 。
公元409年,刘裕北伐并消灭南燕 。
公元405年---415年,刘裕消灭南方各大割据势力,统一南方,实现了东晋南朝史无前有的大一统 。
公元416年,刘裕再次北伐,攻灭后秦 。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建立刘宋 。
公元422年,刘裕病逝 。
人物简介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 。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其先祖举家迁居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刘裕便出生在如今的镇江 。据《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世孙 。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刘裕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413年,刘裕灭割据益州的谯纵 。对内,南下击溃卢循,收复广州;攻克江陵,杀了割据者刘毅;力取成都,灭了割据者谯纵;直捣襄阳,赶跑了割据者司马休之 。于义熙十三年(417年)灭亡后秦,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大宋,都建康,南朝开始 。称帝前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黑暗的贵族、士族势力,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 。同时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 。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 。
宋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小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永初三年(422年)即位,次年改年号“景平”(自423年开始) 。
人物生平
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母曰张夫人 。义熙二年(406年),生于京口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符10岁时,拜豫章公世子 。宋台建,拜宋世子 。元熙元年(419年),进为宋太子 。武帝刘裕受禅,立为皇太子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去世,由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时年17岁,下令大赦 。次年改年号“景平” 。尊皇太后萧文寿为太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马茂英为皇后 。司马茂英是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 。
刘义符为太子时,即好狎呢群 。在他父亲刘裕生病时,无人管束,更好游狎 。经常座龙舟移师天渊池,水上玩乐,笙歌妙舞,管弦悠扬,直到月落参横,疲劳袭身,才在龙舟上过夜 。
刘裕临终前嘱咐顾命大臣太子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被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等,诏曰:“后世如有幼主,朝事一一委以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
刘义符在位时居丧无礼,又好为游狎之事 。青春少年,童心未泯,但知玩耍嬉戏,什么父丧,什么军国大事,更不放在心上 。群臣谏言,一概不听 。魏兵犯境,作战失利,将军自劾,国人惊惶,他也不管,真个是无忧无虑,得快乐时且快乐,不作杞人去忧天 。
公元424年6月,文武将官徐羡之、檀道济等人带兵杀入,将酣睡中的刘义符带到岸上,收取了他的印玺,以太后的名义废其为营阳王 。不久被杀,时年仅十七岁 。徐羡之又派人杀刘义真于新安,后立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帝 。
宋文帝刘义 。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 。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 。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到431年之间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但是无功而返 。
人物生平
登基为帝
永初元年(420年)封宜都王 。高祖刘裕病死后,太子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被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于景平二年(424年)五月废黜(后被杀),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同时由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 。
元嘉之治
刘义隆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抑制豪强的政策,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并使赋役均摊,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免除农民的“诸逋债”,有元嘉之治之称 。
自毁长城
刘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 。好猜忌 。他不能容忍大臣擅行废立,元嘉三年(426)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从此政由己出 。元嘉六年,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刘义康执政 。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专总朝权,势倾天下,曾擅杀名将檀道济 。
元嘉十七年,刘义隆收杀拥戴刘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罢斥刘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 。元嘉二十二年废为庶人,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隔江威胁建康,刘义隆怕刘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 。南朝王室的自相残杀由此始 。
刘劭(约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史称“宋元帝”,改元“太初” 。刘劭因弑父篡位而导致众叛亲离,在位仅三月,即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后遭处斩,并被刘骏称为元凶 。
生卒年考
宋元帝刘劭其实并不是在元嘉三年生的,因为他出生时正值刘义隆在服父丧,于是一直到丧期结束,于元嘉三年闰正月时正式宣布长子诞生 。因此其生年应当在永初三年(423年)以后一直到元嘉三年以前,应该略大记载上出生年份一到两岁 。
“始生三日,帝往视之,簪帽甚坚,无风而坠于劭侧,上不悦 。初命之曰劭,在文为召刀,后恶焉,改刀为力 。年六岁,拜为皇太子,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 。为更筑宫,制度严丽 。年十二,出居东宫,纳黄门侍郎殷淳女为妃 。十三加元服 。枚潦反,尤爱弓马 。及长,美须眉,大眼方口,长七尺四寸 。亲览宫事,延宾客,意之所欲,上必从之 。东宫置兵与羽林等 。十七年,劭拜京陵,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竟陵王诞、桂阳侯义融并从 。”
后妃子女
妻妾
皇后:殷玉英
夫人:王鹦鹉
子
(至少有4子)
刘伟之,嫡子、太子 。被刘骏处斩,母皇后殷玉英 。
刘迪之,被刘骏处斩,母不详 。
刘彬之,被刘骏处斩,母不详 。
刘某(名不详),被刘骏处斩,母不详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南朝宋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 。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宠,屡镇外州 。453年,太子刘劭弑帝之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便击溃刘劭的势力,夺取了皇位 。年号“孝建”、“大明”,史称孝武帝 。
人物简述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 。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 。少聪颖,又长于骑射 。元嘉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 。笄ㄓ褐荽淌贰江州刺史 。刘劭弑宋文帝,刘骏起兵讨伐,诛劭,即帝位 。年号“孝建”、“大明”,史称孝武帝 。在位期间,刘骏担心各藩王会对自己不利,先后将宗室南郡王刘义宣,南平王刘铄朔、竟陵王刘诞、武昌王刘浑、海陵王刘休茂等杀害,刘宋势力更加削弱 。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闰五月病死 。寿三十五岁,在位十一年 。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祖” 。在位11年(452-464) 。刘骏是南朝宋诸帝中较有才华的皇帝和诗人 。
生平简介
刘骏夺取帝位后,刘宋王朝从此走向衰落 。史书记载,宋孝武帝刘骏是一个荒淫腐败的昏君 。在位期间,刘骏担心各兄弟藩王会对自己不利,便不惜骨肉相残,先后将宗室南郡王刘义宣,南平王刘铄朔、竟陵王刘诞、武昌王刘浑、海陵王刘休茂等杀害 。刘氏宗室惨遭此大劫,刘宋势力更加削弱 。
刘骏生性好淫,凡是闺房之内不论尊卑长幼,只要略具二三分姿色,看见合意的就引她入宫侍寝,免不了被刘骏强逼成欢 。刘骏与自己的母亲路太后有染,《魏书》载:“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 。”以及“四年,猎于乌江之傍口,又游湖县之满山,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 。”
大明六年壬寅(公元462年)四月,刘骏宠幸的堂妹殷淑仪病死 。刘骏哀伤过度而起 。自此少理政事,于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闰五月病死 。寿三十五岁,在位一十一年 。谥为孝武帝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刘子业(449年-466年),小字法师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皇帝。宋孝武帝刘骏长子 。刘子业因行为过于荒淫而被废,史称“前废帝”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子业,生于元嘉二十六年(449年)正月,生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 。宋孝武帝刘骏镇寻阳时,刘子业留守京师 。宋孝武帝即位后,立为皇太子 。
登基
大明八年(464年)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改年号为“永光”、“景和” 。大赦天下 。以太宰江夏王刘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加尚书令 。又置录尚书,刘义恭录尚书事 。柳元景加开府仪同三司 。丹阳尹永嘉王刘子仁为南豫州刺史 。
去世
刘子业某日夜间就寝时,恍惚梦见一个女子,浑身血污,指刘子业痛骂:“你悖逆不道,看你活得到明年否?”刘子业一惊而醒,回忆梦境,犹在眼前 。第二天早起,向宫中巡阅,看见有一个宫女面貌,与梦中的女子相似,便命将她处斩 。这夜又梦见所杀的宫女披发前来,厉色相诟道:“我当杀汝!”说至此,竟捧自己的头颅,掷击刘子业,刘子业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醒来后刘子业很害怕,便带了男女巫士,及彩女数百人,往华林园中的竹林堂用弓箭杀鬼 。
刘子业到了竹林堂,天色已经黄昏,先由巫觋作法,做召鬼的样子,然后由刘子业亲发三箭,再命侍从依次递射 。大家平白地乱射了一回,巫觋等齐拜御前,说是鬼已尽死 。刘子业大喜,便命张筵奏乐,庆祝鬼已荡平 。这时拘禁在宫殿的湘东王刘彧,已串通了主衣寿寂之、内监王道隆、学官令李道儿、直阁将军柳光世等共谋杀死刘子业 。
宋明帝(439-472)即刘彧,汉族 。小字荣期 。庙号太宗 。宋文帝第十一子 。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 。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入朝遣人刺杀前废帝,自立为帝 。泰豫元年(472年)病卒 。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 。即位初任贤用能,故能平定四方叛乱,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奢侈无度,民不堪命,宋王朝自此而衰 。
人物简介
宋太宗明皇帝(439-472)即刘彧(拼音:LiúYù) 。南朝宋皇帝,公元466~472年在位 。字休炳,小字荣期 。庙号太宗 。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前废帝被杀,立为帝,年号泰始 。在位期间,宠臣阮佃夫等专擅威权,货赂公行;府库为空,百官并断禄俸,而奢靡益甚 。晚年多纬,忍虐好杀,虑太子稚弱,遂翦除诸弟殆尽 。泰豫元年(472年)病卒 。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 。即位初任贤用能,故能平定四方叛乱,末年好鬼神,多忌讳,奢侈无度,民不堪命,大宋王朝自此而衰 。
人物生平
宋太宗刘彧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七位皇帝 。宋太祖第十一子湘东王,宋前废帝刘子业叔父 。
公元465年即位,年号“泰始”、“泰豫” 。当侄儿刘子业还在当皇帝时,肥胖的刘彧被关到竹笼里去,封为猪王,每顿饭都把他的衣服剥光,叫他像猪一样用嘴吞食木槽里的食物,并随意拖行殴打 。有几次刘子业要杀他,都靠和他一同被关的弟弟刘休仁谄媚解救 。然而刘子业被寿寂之杀掉后,刘休仁等人将刘彧拱上皇位,这个本来很敦厚的人,在受过无穷折磨后,突然得到无限权力,使他人性大变 。
首先他把兄长刘骏(刘子业之父)的二十八个儿子全部杀掉,接著再把他同一块在刘子业手中共患难的弟兄也全部杀掉,包括自幼感情最好有屡次救他性命的弟弟刘休仁 。刘彧把刘休仁召入皇宫,强灌毒药而死,接著下了一道诏书宣布罪状 。刘休仁结交禁军,图谋叛乱,我不忍当众杀他,向他严厉诘问后,他惭愧恐惧,自行服毒 。因为其残暴无度,挥霍国库使得民不聊生,天下载怨,使得宋朝步步走向灭亡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宋后废帝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是刘宋第八任皇帝。虽然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但是由于陈妙登曾经为李道儿的侍妾,所以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质疑 。472年宋明帝死后,刘昱即帝位 。虽然刘昱小时聪敏,但是个性相当残虐,常常亲手杀人,并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 。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脚相向 。474年,桂阳王刘休范也以废皇帝之名起兵,但被萧道成平定 。刘昱没有因此醒悟,居然以萧道成的肚脐为箭靶 。最后在元徽五年七月七日被杨玉夫等人杀害,死时十五岁 。死后被废为苍梧王 。
人物简介
刘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即宋后废帝、苍梧王 。字德融,小字慧震,南朝宋明帝长子也 。生于大明七年正月辛丑,崩于元徽五年七月戊子 。昱在东宫,年五六岁时,始就书学,而惰业好嬉戏,主师不能禁 。迷灯嵴烁停去地丈余,如此者半食久,乃下 。史称其“穷凶极暴,自取灰灭,虽曰罪招,能无伤悼 。弃同品庶,顾所不忍 。可特追封苍梧郡王 。”是个丧国亡家之主 。
奇闻异事
即位第四年,刘昱就“无日不出”,常常是夜里从承明门突出,夕去晨返,晨出暮归,从人各执长矛大棒,路上凡遇见男女行人及犬马牛驴立时杀死,致使人民惊扰,道无行人 。——他简直就是一个恶魔呀,谁碰上他就没命了,真正是碰着就死,挨着就亡呀 。
小皇帝左右从人常携带钳凿斧锯,每每施行击脑、椎阴、剖心的刑罚以为乐趣,每日都杀死数十犯人 。如果跟随他的从人中在施刑时面有不忍之色,刘昱就让那人立正站直,亲自用长矛刺穿杀掉 。
这个少年还非常喜欢亲自动手杀人,对朝廷捕获的造反头目常常亲自杀死脔割 。有一次,一个叫孙超的亲信口中有蒜味,为了证明他吃过大蒜,刘昱让左右抓住孙超使之不能动,用刀剖腹探视看看他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大蒜头 。
宋顺帝刘准(467年—479年),字仲谋,小字智观,父刘休范,母陈法容 。泰始五年七月癸丑生,建元元年五月己未,殂于丹阳宫,时年十三 。在位2年(477年—479年在位) 。
姓名:刘准
别名:宋顺帝
国籍:南朝宋
民族:汉族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477年—479年
谥号:顺皇帝
年号:升明
陵寝:宁陵
生平概述
史书记载“刘准为宋明帝刘彧的第三子”,但都说“刘彧无性功能”,其实,刘准是桂阳王刘休范之子,母亲是昭华陈法容,刘准相貌出众,性情乖巧 。最早封为安成王 。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后废帝刘昱被弑之后,刘准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位,是为宋顺帝,并封萧道成为相国、齐王;虽然刘准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权力都被萧道成掌握 。升明三年(公元479年),萧道成要求刘准禅位,并且派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 。刘淮说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一句话说出了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 。同年四月,刘准禅位与萧道成,刘宋到此灭亡,刘宋的宗亲都被幽禁而死 。
萧道成即位之后,封刘准为汝阴王,迁居丹阳(一说丹阳宫)并派兵监管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五月己未日,监视刘淮的兵士听得门外马蹄声杂乱,以为发生了变乱,便杀害刘准 。刘准时年十三岁,谥为顺帝 。6月15日,葬末代皇帝刘准于遂宁陵(今南京江宁)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汉族,南朝齐建立者,在位四年 。《南齐书·高帝纪》载,齐高帝萧道成乃“汉相萧何二十四世孙” 。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 。《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 。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 。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 。
齐高帝简介
宋明帝时为右军将军,先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以军功累官至南兖州刺史 。明帝卒,他与尚书令袁粲等共掌朝政,并领石头戍军事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平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 。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 。宋皇室成员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道成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七月,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宋顺帝) 。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次第诛灭忠于宋室的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黄回等 。三年四月受宋禅即皇帝位,改国号大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 。道成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但对宋之宗室王侯,无少长皆幽死 。次年下令扩大清理户籍,按虞玩之的建议,设立校籍官,以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版籍为准整理户籍 。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贫苦人民常被巫为户籍诈伪而“却籍”(即从户籍中剔除出来),同时也侵犯了庶族地主的利益 。因而,在其死后不久,即因反对校籍而引发了唐寓之暴动 。
齐高帝生平
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427~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出生于晋陵郡武进县东城里老宅(今常州市孟河镇万绥) 。史书上记载,萧道成“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绝非凡人貌相 。
传说萧道成小时候旧宅的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桑树,树的形状像皇帝出巡时的华盖 。萧道成喜欢在树底下与小伙伴们玩耍,他的堂兄萧敬宗跟他开玩笑说:“这棵树就是为你长的 。”意为你以后是要当皇帝的,这话虽然有些牵强,但后来却成了事实 。
元徽二年(474年),由于平叛有功,萧道成晋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禁卫军,督五州军事,但实际上已经形成萧道成独掌朝政的局面 。当时,他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 。在这里,“四贵”有专权乱政的意思 。此后,宋皇室成员为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萧道成 。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 。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病死,葬景安陵 。年号永明 。
人物生平
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比岁未稔,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 。遣中书舍人优量赈恤 。”不久,再次下诏说,“水雨频降,潮流荐满,二岸居民,多所淹渍 。遣中书舍人与两县官长优量赈恤 。”
第二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 。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 。
永明十一年,皇太子萧长懋病逝,谥文惠,遂立其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居东宫 。同年,萧赜病逝,传位于皇太孙,谥号武皇帝 。
齐武帝时,还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 。
历史政绩
1.武帝还下令多办几所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 。武帝以富国为先,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 。他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 。
2.齐武帝时,还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 。高帝和武帝的清明统治使江南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也暂时安定 。
3.史家赞之曰:
武帝丕显,徽号止戈 。韶岭歇祲,彭派澄波 。威承景历,肃御金科 。北怀戎款,南献夷歌 。市朝晏逸,中外宁和 。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母亲为文安皇后王宝明 。萧昭业在位1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葬处不明 。
人物生平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即南齐废帝,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三任皇帝 。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母亲为文安皇后王宝明 。祖父南齐世祖萧赜即位,萧昭业被封为郁林王,时年十岁 。永明十一年(493年),父亲萧长懋去世,萧昭业被齐武帝立为皇太孙 。同年齐武帝去世,萧昭业即位,改年号为隆昌 。同时由萧长懋的同母弟竟陵王萧子良与宗室西昌侯萧鸾辅政 。追尊父亲为世宗文皇帝 。
萧昭业美容止,工于隶书,获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 。聪明敏捷,接待宾客恳切周到,行止谈吐为时人称赞 。但是萧昭业本人多矫饰,即位之后本性显露,与文帝幸姬霍氏私通,亲近小人,滥发赏赐,奢侈无度,毫无一国之君的姿态,朝政都由萧鸾处理 。疑心萧鸾有异志,曾与中书令何胤密谋诛杀萧鸾,不果 。最后萧鸾派兵进宫弑杀萧昭业,并且废萧昭业为郁林王,卒年二十一岁 。
死亡原因
萧昭业沉湎游乐,一切政事,都取决于西昌侯萧鸾 。萧鸾欲废萧昭业,先跟镇西咨议参军萧衍合谋 。在地方大员中,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荆州剌史、随王萧子隆和豫州剌史、高帝与武帝的旧将崔慧景 。他采纳萧衍的计策,先将据守战略要地荆州的萧子 。召还京师,任以侍中、抚军将军,免除对京师的威胁 。接着以萧衍为宁朔将军,率兵戍守寿阳,夺取了崔慧景的兵权 。对萧鸾进行废立之事起关键作用的,是卫尉萧谌和征南咨议参军萧坦之 。萧谌是齐武帝萧赜的族子,萧赜任郢州剌史时,就以他为心腹 。武帝即位以后,长期由他负责皇宫的宿卫,朝廷机密之事,无不预闻 。萧坦之是萧谌的族人,曾任东宫的直阁将军,亦为武帝所信任 。萧昭业认为他二人都是祖父的旧臣,甚为亲信 。有时,萧谌因故外宿不回,萧昭业会通宵无眠,直到萧谌回来才安心 。萧坦之得随意出入后宫,萧昭业亵狎宴游,他都陪侍在身边 。萧昭业醉酒后,常袒裸身体,坦之便进行搀扶,并乘机进谏 。他二人见萧昭业行为狂纵已不可救药,灾祸的降临只是早晚的事 。为了避免受牵连,便主动向萧鸾靠拢 。而萧昭业并未觉察到 。
有了萧谌等人的参与,萧鸾开始剪除萧昭业的亲信 。他先列举徐龙驹的罪恶,奏请将他处死 。接着便向直阁将军周奉叔开刀 。这个周奉叔并不像徐龙驹那样好对付 。他很有勇力,常带领二十人,身佩单刀,出入宫禁,并威胁人们说:“周郎刀不识君 。”不过他有勇无谋,还是上了萧鸾的圈套 。萧鸾先使萧谌、萧坦之奏请皇帝,以周奉叔出任青州剌史 。当他率领部伍出发时,又假传皇帝诏令,召他入尚书省 。刚一进门,便被事先安排好的勇士殴杀 。然后,启奏萧昭业,说周奉叔侮慢朝廷 。萧昭业不知就里,也就承认了他们的作法 。接下来,萧鸾相继收捕了綦母珍之和萧昭业的另一亲信溧阳县令杜文谦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四任皇帝,494年在位 。文惠太子萧长懋的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郁林王萧昭业之弟 。隆昌元年(494年)四月,萧昭业被辅政的宗室萧鸾杀死,扶立萧昭文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十月,被萧鸾废黜为海陵王 。十一月,被萧鸾所杀,谥为恭王,年十五 。
姓名:萧昭文
别名:季尚
国籍:南朝齐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兰陵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494年—494年
谥号:海陵恭王
人物生平
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四任皇帝,494年在位 。文惠太子萧长懋的次子,母亲为宫人许氏,郁林王萧昭业之弟 。
永明四年(486年),被封为临汝公,食邑五千户 。初为辅国将军、济阳太守 。永明十年(492年),转持节、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 。永明十一年(493年),进号冠军将军 。文惠太子去世后,萧昭文还都 。同年,萧昭业即位,被封为中军将军,改封新安王,食邑二千户 。隆昌元年(494年)四月,萧昭业被辅政的宗室萧鸾杀死,扶立萧昭文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 。十月,被萧鸾废黜为海陵王 。十一月,被萧鸾所杀[1],谥为恭王,年十五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齐高宗明皇帝萧鸾,性格严明多疑 。萧道生之子,字景栖,小名玄度,萧齐的第五任皇帝 。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 。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 。齐高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 。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辅佐萧昭业 。萧鸾在494年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 。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各地向中央的进献,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498年萧鸾病故,葬于兴安陵 。
人物生平
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公元452年―公元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齐的第五任皇帝(公元494年12月5日~公元498年9月1日期间在位),高宗 。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 。
萧鸾少年丧父,由叔父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 。刘宋泰豫元年(472年),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 。补武陵王左常侍,不拜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为永世令 。升明二年(478年),为邵陵王安南记室参军,未拜,后迁宁朔将军、淮南、宣城太守 。不久进号辅国将军 。齐高帝萧道成即位,迁侍中,封西昌侯 。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为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 。齐武帝萧赜即位,转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 。永明元年(公元483年),迁侍中,领骁骑将军 。转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 。二年(公元484年),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 。四年(公元486年),迁中领军,常侍并如故 。五年(公元487年),为持节、监豫州郢州之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 。七年(公元489年),为尚书右仆射 。八年(公元490年),加领卫尉 。十年(公元492年),转左仆射 。十一年(公元493年),领右卫将军 。
萧赜临终时以萧鸾为侍中、尚书令,辅佐皇太孙萧昭业 。寻加镇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 。隆昌元年(494年),即本号为大将军 。自从文惠太子萧长懋于永明十一年(493年)死后,萧鸾便有争夺帝位的野心 。萧鸾于隆昌元年(494年)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 。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 。
萧鸾即位后,猜忌宗室,信用典签,监视诸王;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宗室,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都被萧鸾诛灭 。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边地向中央的进献,并且停止不少工程 。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 。永泰元年七月己酉(三十)日(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年四十七岁,谥为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平陵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萧宝卷(483年―501年),原名萧明贤,字智藏,南朝齐的第六代皇帝,齐明帝萧鸾第二子,母刘氏,齐明帝死后继位,时年16岁,在位4年(498年―501年在位) 。被杀,年号永元,被杀后追贬为东昏侯,谥号炀 。
人物生平
萧宝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 。齐宣德太后的懿旨中指斥他:“凡所任仗,尽慝穷奸,皆营伍屠贩,容状险丑,身秉朝权,手断国命,诛戮无辜,纳其财产,睚眦之间 。屠覆比屋……曾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岂或能匹 。”萧宝卷之父萧鸾以阴谋手段篡夺帝位后,滥杀高帝、武帝的子孙以巩固帝位,临死之时对萧宝卷说:“作事不可在人后!”萧宝卷禀承父训,宰辅大臣,稍不如意,立即加以诛杀,逼得文官告退,武将造反,京城几度岌岌可危 。
南朝皇帝多奢侈腐靡,萧宝卷尤甚 。蠊失火被焚,就新造仙华、神仙、玉寿三座豪华宫殿,又剥取庄严寿的玉九子铃装饰殿外,凿金为莲花,贴放于地,令宠妃潘氏行走其上,就是“步步生莲花” 。他还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 。曾在宫苑之中设立市 。让太监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 。潘妃充当市令,自己担任潘妃的副手,遇有急执,即交付潘妃裁决 。萧宝卷又极其吝啬钱财 。梁王萧衍的军队已攻打到城外,太监茹法珍跪在地上请求他赏赐将士,他仍旧不肯,还说:“反贼难道就只捉我一个人吗?为什么偏偏向我要赏赐?”梁王萧衍联合齐将攻入建康城的那一夜,萧宝卷在含德殿签歌作乐才罢 。还没有睡熟,听到军队闯进来的声音,连忙从北门溜出,太监黄泰平举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摔倒在地,骂道:“奴才要造反吗?”另一名太监张齐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他的头 。萧衍掌权后,授意宣德太后褫夺萧宝卷的帝号,追封为东昏侯,但陵墓仍按皇帝的级别修筑而成 。
昏侯也是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 。萧宝卷的生母刘惠端(萧鸾的正妻)早亡,由潘妃抚养 。他年少时不喜读书,以捕老鼠为乐 。
499年,萧宝卷在萧鸾死后即位,并且封潘妃之侄女潘玉奴为贵妃 。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常常出宫闲逛,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并且兴建仙华、神仙、玉寿诸殿,并且大量赏赐臣下,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 。而且萧宝卷也杀害不少的大臣,即位之后便杀害顾命大臣右仆射江佑、司空徐孝嗣、右将军萧坦之、领军将军刘喧等人 。也由于萧宝卷的昏暴,导致发生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与将军崔景慧先后起兵叛乱,但都兵败被杀 。
萧宝卷平定叛乱之后更加昏暴,除了与潘玉奴、宦官梅虫儿等人日夜玩乐之外,并且派人毒杀平定叛乱最力的尚书仆射萧懿,结果导致萧懿之弟萧衍发兵进攻建康,并且改立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萧宝卷就在萧衍发兵进攻建康的动乱中,被将军王珍国所杀 。之后萧宝卷被废为涪陵王,萧衍将其降为东昏侯 。
萧宝卷在位的时候,他一月中有20多天要出外,有时白天,有时夜晚,“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 。”他又不愿被人看见,谁遇上就要被格杀 。因此地方官员时刻留意,每见他出宫立即奔走呼叫驱逐百姓,使道无行人,铺存空屋,一时“工商莫不废业”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齐和帝萧宝融(488年—502年5月2日),字智昭,南齐的末代皇帝,今江苏丹阳人,齐明帝萧鸾第八子 。公元494年被封为隋郡王,499年改封为南康王并任荆州刺史,驻守江陵 。公元501年3月,萧衍发兵攻打萧宝卷,并且立萧宝融为皇帝;萧衍进入建康后,便将萧宝融于502年接入建康 。同年,萧宝融封萧衍为梁王,不久萧衍以萧宝融名义杀害湘东王萧宝晊兄弟,后来又杀掉齐明帝其他的儿子 。不久萧宝融便被迫禅位与萧衍,南齐到此灭亡 。萧衍即位后封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孰建立宫室供其居 。欢不久萧宝融也被萧衍所杀 。
人物简介
登帝位
1.封王:公元494年(7岁),齐明帝萧鸾篡位称帝,封萧宝融为隋郡王,食邑二千户 。
2.为官:公元496年(9岁),齐明帝萧鸾任命萧宝融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 。
3.出镇江陵:公元499年(12岁),齐殇帝东昏侯萧宝卷改封萧宝融为南康王,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出镇江陵 。
4.受拥为帝:公元501年3月(14岁),萧衍发兵攻打齐殇帝东昏侯萧宝卷,并且拥立萧宝融为皇帝,是为齐和帝 。
帝王作为
1.入主建康:公元501年(14岁),萧衍攻入建康,公元502年(15岁),萧衍将齐和帝萧宝融迎接入建康 。
2.傀儡皇帝:公元502年(15岁),齐和帝萧宝融封萧衍为梁王,不久萧衍以齐和帝萧宝融的名义杀害湘东王萧宝晊兄弟,后来又杀掉齐明帝萧鸾其他的儿子[1],齐和帝萧宝融实为傀儡皇帝 。
3.南朝齐灭亡:公元502年4月(15岁),齐和帝萧宝融被迫禅位予萧衍,南齐到此灭亡,旋即萧宝融被梁武帝萧衍封为巴陵王,在姑孰建立宫室供其居住 。
帝王之死
1.死亡时间:公元502年4月(15岁) 。
2.地点:姑孰 。
3.死亡方式:被梁武帝萧衍所逼,吞金自杀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 。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 。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 。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
生平
在古今开国帝王里面,梁武帝萧衍算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 。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为萧齐代宋及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深为萧道成与萧赜所倚重 。
萧氏一族的兴起与宋武帝有莫大干系,刘裕的继母萧文寿当年待刘裕如同己出,所以刘裕也非常孝顺,自然对萧家人有所照顾 。加上萧道成与其父亲萧承之皆为一代名将,这些都为萧道成最终控制朝政,取代刘宋建立萧齐政权奠定了基础 。
在魏晋南北朝那样的门阀政治时代,萧衍显贵的出身无疑预示着他今后的富贵前程 。这么一位有影响的帝王,自然有不同常人之处,“帝生而有异光,状貌殊特,日角龙顔,重岳虎顾,舌文八字,项有浮光,身映日无影,两骻骈骨,项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 。这是史家作传时的一贯笔法,不过以后来萧衍的素质才华,给他这点描叙也不为过 。只是“帝为儿时,能蹈空而行”,看来从小就是龙行虎步,是做跳远运动员的好苗子 。
出身好自然有条件接受高规格的教育,而且萧衍不同于当时那些世家豪族的纨绔子弟,他自小就很好学,“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 。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长大后的萧衍:“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就萧衍一生的表现看,这些评价并非虚夸之辞 。可以这样说,抛开功业作为不谈,就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言,萧衍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面最高的 。
出生在这样的家族里,萧衍长大之后的工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做官 。他刚开始在卫军将军王俭手下任东合祭酒 。这个王俭做过国家总理,非常自负,“自比*才相谢安”,就这么一个人却对萧衍格外器重,曾经对人说:“萧郎三十岁内当作侍中,再往后贵不可言 。”这种评语在政治上的影响,就相当于物理学上爱因斯坦给某个学生鉴定为天才,所以等着萧衍的便是仕途坦荡,声誉鹊起 。芸煜粞芫妥龅搅怂嫱跸糇勇〉牟尉,父亲去世守孝三年后,马上官复原职 。
萧正德(548-549年8月8日),字公和,今江苏常州人,南梁临贺王,为梁武帝萧衍之侄,临川王萧宏的第三个儿子 。
萧正德之子萧见理,在萧正德称帝后被封为太子;但是萧见理却在抢劫商贾时被流矢射死 。
履历
萧衍由于早年无子,便收萧正德为义子;但是在萧衍称帝之后,萧衍封昭明太子萧统为太子,引发萧正德的不满 。而萧正德也长期行为偏差,品德很差,曾经有过在建康杀人越货的行为;而且萧正德也一度投奔北魏,但因不得志才回到南梁,每一次萧正德的错误行为,都得到梁武帝的宽宥,并没有得到很严厉的惩罚 。
侯景发动叛乱时,萧正德被梁武帝任命防守建康;但是萧正德却与侯景勾结,结果萧正德派船支援侯景的军队,侯景便攻至台城,包围梁武帝;侯景便于548年拥立萧正德为皇帝,改元正平元年 。但是在549年台城被攻陷之后,萧正德便被侯景废为侍中、大司马 。萧正德也因此对侯景有所批评,并秘密跟堂兄弟鄱阳王萧范通信,请萧范攻击侯景,最后侯景便矫诏杀害萧正德 。
萧正德与妹长乐公主私通,放火烧其宅,将一婢女绑起来加以金玉装饰,诈称长乐公主被烧死,称长乐公主为“柳夫人”,并生下二子 。另有一女嫁侯景为妻 。
姓名:萧正德
字号:字公和
生卒:(548-549)
籍贯: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家庭出身:王室,临川王萧宏第三子 。
主要经历:少粗险,不拘礼节 。初封西丰县侯 。普通六年,以黄门侍郎为轻车将军,置佐史 。不久逃奔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 。即南朝梁简文帝 。字世缵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梁武帝第三子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梁简文帝萧纲,字世赞,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 。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 。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 。萧纲在政治上的成就远没有在文学上的成就大 。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 。随着萧纲于中大通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这一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开宣布并倡导文学史上著名的宫体文学,形成风尚,影响于文学史不止一个时代 。
萧纲四岁封晋安王,七岁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 。此时是萧纲“有诗癖”之始 。
。1)而其“诗癖”的养成及其后来“宫体”诗的形成,又与此时如幕的徐擒和张率有直接关系 。
。2)徐擒为萧纲侍读,而他“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其新变之体,其实就是宫体诗 。
。3)张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与陆、任昉等友善,曾得沈约赞赏 。天监初,他曾经被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妇人事二十馀条,勒成百卷……以给后宫” 。可见,他早就具备写作宫体诗的基本条件 。而且其今存诗中不乏艳情的内容 。他“在府十年,恩礼甚笃”,对于萧纲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
。4)萧纲11岁为宣惠将军、丹阳尹时,有庾肩吾等人入幕;18岁为南徐刺史时,又有王规等人入幕,从而使萧纲文学集团初具规模 。
。5)从普通四年至中大通二年(523~530),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七年 。此间其幕府中又有:
刘孝仪、刘孝威等人入幕 。其文学集团已自然形成,并且诗歌创作也日渐繁荣 。
。6)至萧纲入主东宫后,文学才士更是济济一堂 。(徐擒、张率、庾肩吾、王规、刘孝仪、刘孝威……)
萧纲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也具有代表意义 。他既反对质直懦钝,又反对浮疏阐缓(《与湘东王书》),正面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和萧绎主张的“情灵摇荡”互为呼应 。《南史·梁简文帝纪》记其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余卷 。存世的作品,经明代张溥辑为《梁简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萧纲的著述事业,除了文学、玄学外,还精医道,著有《沐浴经》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还对杂艺、阴阳五行两方面的较多兴趣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萧栋(?—552年),字元吉,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史称豫章王、淮阴王 。
南朝梁豫章王
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 。萧统去世后,梁武帝曾经有一度想立萧欢为皇太孙,但最后没有,而改封萧统三弟梁简文帝萧纲当太子 。
551年,侯景废简文帝之后,立萧栋为皇帝,改元天正;四个月后侯景废萧栋为淮阴王并自立为汉皇帝,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 。梁元帝收复建业后,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但之后都被梁元帝派人将其沉入水中杀害 。
南朝梁豫章王个人档案
姓名:萧栋
生于:不详
卒于:公元552年3月
死因:被杀
皇帝工龄:4个月
在位时间:公元551年8——11月
年号:天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查看更多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