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职业传奇

      干氏

      分布地区

      河南省郑州及许昌一带 

      历史来源

      「干」源出

      一、出自子姓 。春秋时宋国大夫干犨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二、以地为氏 。战国时有干隧之邑(今江苏省吴县境内),居其地者以“干”为氏 。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姓氏由干氏改为汉姓干氏 。 

      干姓寻源

      黄帝联盟有寒部落,寒哀为黄帝驾御马车, 为寒氏族始祖 。“寒”“干”古通,“寒哀”又称“干类” 。黄、 寒两族通婚,嫁女黄帝子青阳生子少皋 。夏时,寒浞被伯明氏所逐,投东夷后羿为相 。但寒浞“行媚于内,取贿于外,愚弄其民”, 乘后羿毫无防备,杀羿夺权 。封子浇于过(今山东掖县),封豷于戈 。螅夏朝中兴,少康灭浇于过,少康子后杼又灭豷于戈 。人分干、戈两族, 干即盾,可见寒部落勇武及精于制造干戈的技术 。今山东潍县,原叫寒亭,古寒国所在 。

      寒被夏灭后,族人南迁,商末迁至徐州至江西,故寒(干)郡望出颍川郡、浔阳郡,徐州有寒山, 东有赣榆县 。江西有赣江 。商代,干为商之属国 。 干国因其人善制盾、用盾,又擅长于干栏建筑,故以干为国、 为姓 。周代中叶后,干国由徐州南迁临淮,“干,国,在临淮, 出宝剑 。盖为莫邪,洞鄂之形也 。”干立国于临淮,故加邑旁作邗 。临淮,今江苏泗洪 。干国再南迁江苏扬州,后为吴所灭, 吴、干之战战争相当残酷,“昔者吴、干战,未龀者不得入军门 。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 。”就是说为参加抗吴,年幼者提前凿齿以表成年 。一支留于临淮、邗等地, 后并入宋,为干姓,郡望出于荥阳郡、颍川郡 。宋有大夫干犨,汉有蜀尉干献、京兆尹干已衍, 吴有军师干吉, 晋有将军干瓒、散骑常侍干宝(新蔡人) 。 

      一支南迁姑苏寒山,融入吴, 称干吴 。邗虽为吴灭, 仍有干人留居,“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 。干隧,是邗都之隧道,或曰邗沟——运河,“吴城邗,沟通江淮” 。干将为干人之裔,铸剑工艺精湛,犀利异常 。越灭吴, 干吴转为干越 。南迁江西余干的干人与越人、越章人、扬越人融合,也成为干越 。最后融入汉族。明代江西新干(淦)县有干姓,为大族,如高淳教渝干凤,孝子干显思,康熙时贡生星子县人干特 。干人一支没与越人结合,体格高大, 称为赣巨人,居枭阳, 今鄱阳县西 。赣人之后为赣姓 。 

      家族名人

      干宝:晋代人 。 字令升 。 晋朝新蔡人 。 著名史学家,卓学博览,好阴阳五行术数 。元帝时,被朝庭召为著作郎,  编修国史 。他著作的《晋记》,直而能婉,评为良史 。他编著的《搜神记》被评为"鬼之董狐"。此外,他还著有《 春秋左氏义外传》和《注周易周官》等数十篇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