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职业传奇私服

              经氏

              分布地区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 。 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 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 。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 。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 。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 。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 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 沿用至今 。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 。 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 为中国儒学发源地 。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 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

              历史来源

              经(Jīng)姓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经侯,  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2.源于姬姓,出自郑武公小子共叔段的封地京, 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3.源于嬴姓,出自汉朝时期易学大师京房,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 4.源于芈姓,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父刘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5.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得姓始祖

              经候、姬叔段(京叔段)、李京房、刘经孙 。

              迁徙分布

              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 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九位门阀 。

              经姓起源,据《姓氏考略》载: “望出平阳”;《  郡望百家姓》载:“望出荥阳郡” 。平阳, 三国时分河东郡一部分建置,相当于现在山西临汾一带 。荥阳,三国时分河南郡一部分置, 相当于现在河南郑州一带 。由此可见,这两个地方是经姓的主要发祥地,并长期居住在这里 。直到宋代以后,随着宋室南迁及战乱等原因,才开始向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迁徙, 并逐步遍布全国各地 。 如今经姓虽然人数不多,但分布极广,西到四川、重庆,北到内蒙古,东北到黑龙江、辽宁,东到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南到广西以及中部地区的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都有经姓族人居住 。目前经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 今浙江省的绍兴市上虞县、金华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苏省的扬州市宝应县、 江都市、句容县、 徐州市、溧水县、镇江市宝埝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全州县、永福县, 柳州的鹿寨县、 来宾市兴宾区, 上海市,北京市,吉林省的四平市, 四川省的成都市, 吉林省的吉林市, 河北省的辛集,河南省的开封市等地,均有经氏族人分布 。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 。

              平阳堂:以望立堂 。

              赐宴堂:明朝的时候, 有一个叫经济的人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 。明太祖因为这个专门请他吃饭, 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 。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 。”

              字辈排行

              江苏扬州宝应、江都经氏字辈:“忠孝寿年宽仁守正” 。

              广西桂林全州经氏字辈:“才承继本孝有” 。

              家族名人

              经亨颐: 浙江省上虞人,经元善之侄,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金石家 。创办春晖中学并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参加国民革命,为国民党左派元老,著有《 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