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sf

            商氏

            分布地区

            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西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 。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京兆郡:即国都直辖区 。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辖地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 。濮阳郡:濮阳郡大致在今河南滑县、濮阳、范县,山东郓城、鄄城一带 。

            历史来源

            商(Shāng)姓源出
            1.源于子姓, 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2.出自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3.相传黄帝的重孙以地名(今陕西商县)命姓 。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5.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 

            得姓始祖

            契、商汤(成汤)、商鞅(商鞅、卫鞅) 。

            迁徙分布

            商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姓氏群体,在当今百家姓中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约三十九万三千余,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望族出汝南郡 。商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先秦时有孔子弟子商泽、商瞿见诸史册,均为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 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曲阜等地 。 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濮阳一带, 后经发展,  昌盛为当地之望族,  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汝南郡、京兆郡、濮阳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 。 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 。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 。明初,山西商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 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 河南、 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内蒙古之东北区 。 此间华东、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历民间至今, 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 重庆、天津等地 。

            堂号

            商姓的主要堂号有:“追远堂”、“衎烈堂”、“三元堂”、“两贤堂”、  “敬爱堂”、“好易堂”、“续志堂”等 。

            家族名人

            商高: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
            商泽: 春秋末年鲁国人 。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 。
            商瞿:春秋末年鲁国人 。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九 。
            商鞅: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 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 。 
            商挺:元初大臣 。字孟卿(1209-1288),晚号左山老人 。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 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 。能诗赋,兼工书法 。著有《 藏春集》6卷 。
            商辂:字弘载,号素庵, 明朝人 。正统间乡、 会、殿试皆第一 。 景泰间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初进谨身殿大学士。著有《商文毅公文》 。 

            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