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传奇私服

    刘氏

    分布地区

    甘肃省临洮县,山东省ㄌ障

    历史来源

    「刘」源出

    刘姓为中国主要姓氏之一,全国刘姓人口排名第四 。 在中国历史上, 刘姓是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 。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 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 。 刘姓在韩国亦有分布 。 另外, 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刘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

    来源一: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源于祁姓, 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刘国(前称定州唐县, 今河北唐县),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唐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 。据传说唐尧出身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因地名而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 。 又一说刘姓始于刘累(部分留氏族谱作“留累”)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 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 能饮食之 。夏后嘉之, 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  ”《竹书纪年》云:“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 。”《竹书纪年》云: “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

    来源二:源于晋国士氏: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 。笄鲁县,至商代彭氏而为豕韦氏 。商末国于唐, 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国君杜伯无罪被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 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 士鲂便是彘恭子 。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 。士会不仅是范氏、 随氏得姓始祖,也是刘氏的大显祖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说)“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 晋主夏盟为范氏 。”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道:“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即士会)之最盛也”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 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

    来源三: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将刘邑(今河南偃师),封给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领地 。至此, 姬姓刘子国就正式地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了,刘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 。姬姓刘氏世代任周朝卿士, 主理内政外交长达一百多年 。《左传》成公十一年: 晋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

    来源四:源于投降汉朝的秦末齐国将领刘到:据史书记载,“平都孝侯刘到,平都 。索隐县名, 属东海 。以齐将,高祖三年降,定齐,侯,千户 。 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刘到元年 。 索隐故齐将 。巳上孝惠时三人也”

    来源五:赐姓或改姓 。 1.出自项氏:汉初赐项羽的叔父项伯等人为刘氏 。2.出自姒姓娄氏:赐娄敬为刘氏,封关内侯 。3.源于汉代礼仪(官职),出自汉代皇室秋祭——貙膢(貙刘),属于以官称为氏 。4.出自王氏:东汉舞阳人王常, 平王莽立大功, 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 。5.出自龚氏:宋真宗继位后, 赐皇后刘娥表兄(一说前夫)龚美姓刘,认其为弟;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大将军都督刘显姓龚,为报人知遇之恩,改姓刘 。6.出自卢氏:安定三水人卢芳,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曾自立为帝,据平凉等地,后失败逃奔匈奴 。 7.出自寇氏: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寇。为刘备义子, 改姓刘 。8.出自丘氏: 西晋义阳(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称汉宗室后裔,改姓刘名尼 。被拥立为帝, 建年号为神凤 。9.出自留氏:留氏改刘氏:后坡刘氏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动荡中易姓为刘;另《清源留氏族谱》载:第三十九世留天禄,泉州路录事, 因军情严重,不仕, 复入永春,居留安故地, 改留为刘, 为本支始祖 。10.出自柳氏,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之后,因柳宗元和当时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亲信,其后人恐遭陷害, 逃荒到山西的洪桐县,改姓为刘 。11.出自薛氏: 北汉皇帝刘继恩,本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改姓刘 。12.出自何氏:北汉皇帝刘继元,本姓何,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亦改姓刘, 13、 一说元末陈友谅败亡后其后代有改姓刘的 。14. 唐宦官刘贞亮,原名俱文珍,无嗣 。 15.明代宦官刘瑾姓谈(音dan), 改姓刘,无嗣 。 16.出自侯氏: 刘亨赙(1872-1926年),又名侯夏饱,字图琼,号纯青, 菲律宾名何塞·伊格拉西澳·宝华,福建南安码头人,是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一位华侨将军 。其他近代、现代改姓刘氏者略 。

    得姓始祖

    刘累,尧之裔孙 。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之术 。约公元前1879年, 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 。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 。 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 。 笠蛞淮屏死,累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 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 孔甲追究问罪, 便于约公元前1873年,迁徙到河南省鲁山县隐居,隐匿了原来的名字,改称“丘”,人称“丘公”,称隐居的地方为“邱公城” 。孔甲知道后,不再追究, 丘公改为刘累,刘累族人遂复姓为刘氏,中华刘姓遂繁衍生息 。

    迁徙分布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 世界上刘姓人口有7000多万, 称得上是“遍地流(刘)” 。刘氏建立东、 西汉两朝,统治天下, 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 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 。

    家族名人

    刘累:尧之裔孙 。 约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 。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 。因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 。

    刘康公:姬姓刘子国的第一任国君(前592---前544(在位49年)),周王封刘邑与王弟季子,王季子称刘康公 。刘康公家族世代任东周卿士 。

    刘州鸠: 又称作伶州鸠 。东周景王时掌管音律的乐官,与老子同时期人物 。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 。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字季 。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  刘邦公 。

    刘恒:(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2月15日)), 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汉高祖刘邦第4子 。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 在位23年,享年47岁 。葬于霸陵 。 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

    刘启: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汉景帝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 。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

    刘彻:汉世宗孝武皇帝(前156年-前87年),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 。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 。独尊儒术,首创年号 。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

    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 西汉第十位皇帝, 前74年-前49年在位 。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  西汉淮南王 。 

    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 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另著有《 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 。

    刘歆:(约前50-23[1]),字子骏,新朝开国功臣 。 封红休侯 。刘歆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 。此外, 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

    刘秀:汉光武帝(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 。号称「建武盛世」 。

    刘洪: (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 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 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据称为算盘的发明人(或重要推广者),因此民间称其为算圣 。

    刘协:汉献帝(181年-234年9月19日),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 被封为山阳公 。

    刘备:字玄德 。(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 。公元2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 。  蠓ザ吴时失败,病死,在位3年 。 一生以仁义为本,颇得民心 。

    刘禅: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蜀汉亡后被封为安乐公,封地为安乐公国 。 

    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 。 刘徽于公元263年撰写《九章算术注》,在《九章算术》后面写了一篇1800余字的注记,这篇注记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

    刘勰:(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 。

    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 。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 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 

    刘焯:(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 。着力研习《九章算术》、《 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 。提出新法, 编有《 皇极历》 。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

    刘伯承: (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刘明昭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 。

    刘胡兰:(1932~1947)革命烈士 。至死不出卖共产党 。

    姓氏文化